新聞
2018-10-11 06:00:00

塘西風月史

分享: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香港「塘西」乃省港澳最著名的煙花之地,繁榮「娼」盛歷時30年之久。塘西最後一間妓院1935年6月關閉,親歷「塘西風月」的人活到今天最小也90餘歲,後生的只能從書本重溫那段歷史。

 

羅澧銘的《塘西花月痕》,乃塘西經典作品。 吳昊的塘西風月作品。 1928年12月8日的《骨子》報,頭版刊登塘西紅牌阿姑照片。 塘西風月全盛時期,妓院酒樓旅館集中一起。

很多人因為看過電影《胭脂扣》,張國榮飾演的十二少戀上梅艷芳飾演的塘西「紅牌阿姑」如花,才首次聽過塘西這個名字,塘西沒有留下一點風月遺跡,電影鏡頭當然欠奉。

西環屈地街至堅尼地城之間的地段,叫做「石塘咀」,1903年政府強迫水坑口的妓院全數搬往石塘咀,自此便進入塘西風月時期。當年塘西風月的中心地帶,就是今天的山道位置,然而一切已成歷史陳跡,十三少和如花今天若在塘西重逢,只能茫然站在街頭,無所適從。

現今我們只能靠書籍和報紙追尋塘西風月歷史,其中,書本以羅澧銘的《塘西花月痕》最具代表性,報紙則以《骨子報》最有名。後期,吳昊和袁步雲撰寫的塘西風月史也很有參考價值。吳昊的《塘西風月史》,公共圖書館可以借閱,羅澧銘《塘西花月痕》正版已絕版多時,但還有一兩間書店有影印本賣。《骨子報》1928年出版,是羅澧銘和孫壽康合辦的三日刊。羅澧銘辦《骨子報》時正是塘西的黃金年代,《骨子》有專欄詳細報道塘西花事,該報最具特色的是每期在頭版刊登一位塘西阿姑照片,例如本文附圖1928年12月8日的《骨子》頭版圖片就是「石塘詠樂紅梅校書」,介紹紅牌阿姑「紅梅」。

羅澧銘畢業於聖士提反書院,是鄧肇堅同學,他1922年已出版小說《胭脂紅淚》,風行一時。他在《塘西花月痕》書中自言「情竇初開,追隨朋友買醉塘西,返寨打水圍,直入香閨……。」羅澧銘身體力行,因而對塘西舊事瞭如指掌。1956年6月下旬開始,在《星島晚報》以「塘西舊侶」筆名寫塘西風月史,超過1,200篇,後來結集出版,取名《塘西花月痕》,奠定他的塘西掌故至尊地位。羅澧銘自信其書絕無誨淫文字,所說的全是事實,發人深省,他忠告一眾浪子不宜在風月場中爭雄鬥勝,否則必定傾家蕩產、身敗名裂。羅澧銘透過他的生花妙筆,把塘西的掌故和妓院的眾生相活現於讀者眼前,閱讀《塘西花月痕》就好像跟隨作者進入花國目睹開筵坐花的盛況,看著商賈大少如何一擲千金,紅牌阿姑如何欲拒還迎的場面,真的是愛不釋手。

《塘西花月痕》正版難求,幸好《明報》出版社後來把此書重排出版,並由謝永光閱訂了一些內容,段落排列和內文字體比舊版的清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