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9-04-09 06:00:00

大屠殺25年

分享:

我們先後在曼谷、孟買、麥斯喀特、內羅畢轉機,半夜到烏干達。那時烏干達已經沒有民航飛機去盧旺達,四出打聽,才知幾個國家的維持和平部隊,在烏干達恩提比機場有辦事處。問了荷蘭和法國軍隊,都說最近幾天沒有飛機過去。最後是美軍,答覆是明天有一班「大力士」運輸機去札伊爾與盧旺達接壤的Goma,要搭便機就要早來,否則到時可能沒有空位。Goma接收了幾十萬難民,我們去之前不久,剛發生霍亂疫症。

第二天抵達Goma已是黃昏,好不容易找到一間旅舍,翌天大清早出發去難民營採訪。車子開出巿區不到半小時便是山路,差不多十分鐘的車程,路旁是草蓆捲着的屍體。大概是開始腐爛,空氣裏是中人欲嘔的氣味。過了25年,1994年採訪盧旺達大屠殺的情況仍然清楚記得。


難民住在膠布搭成的營帳,每天或隔天,非政府組織(NGO)人員分派糧食。大卡車運來幾百包脹鼓鼓的物資,人群開始從山上走下來,密密麻麻圍着卡車,每人分得一碗玉米。之後回到營帳,加點水把玉米搗爛,在火上烘一會,就這樣和着下肚。旁邊帳篷是無國界醫生,外面是長長的人龍排隊打防疫針,人群眼神漠然,站在一邊沒有言語。


大屠殺是胡圖族殺圖西族以及保護他們的胡圖族人,三個月死了至少80萬,200萬人逃難到鄰國。我們之後到邊境地區,那時盧旺達已是國不成國,人們隨便就可跨越邊界進入盧旺達:散落地上的是大批AK47自動步槍,數吋長的重機關槍子彈裝滿幾個大袋扔在路旁沒人理會。一同過去的同行說,路上有地雷和手榴彈,間中會有幾發冷槍,三番四次叫我們小心。再往前走,脫下的軍服和水壼腰帶等一大堆,是盧旺達軍人逃命時丟下的。

adblk6


單是用「亂世」一詞,遠未能夠完全說明這次大屠殺。已經過了四分一個世紀,揮之不去的震撼,不僅是在札伊爾和盧旺達看到的景象,而是兩個民族之間的屠殺,是甚麼苦大仇深而得要掄起刀槍砍殺擊殺同胞。刀傷槍傷總有一天愈合,心裏的傷痕何時才會磨滅,這是更長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