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香港出版業繁花盛放,每天出版的大小報紙超過50份,各類形雜誌多到眼花撩亂,單是電視周刊、娛樂周刊已目不暇給。今天要為大家介紹兩位前輩,他們是當時香港兩份最暢銷娛樂周刊的靈魂人物。
八十年代的娛樂周刊都是同一size ,尺寸比現在的免費報紙略大,比同期的電視周刊(例如TVB的《香港電視》)大幾倍。當時比較著名的娛樂周刊包括:《明報周刊》、《城市周刊》、《香港周刊》、《清新周刊》、《頭條周刊》、《翡翠周刊》等等。其中鼎足而三的是《明周》、《城周》和《香周》。論歷史、銷量、盈利,《明周》穩佔首位,《香周》早過《城周》創刊,但受讀者歡迎程度很快便被老三趕過。《明周》和《城周》各有一支生花妙筆,這兩支妙筆分別是《明周》的雷坡及《城周》的李文庸,兩本周刊名利雙收,兩人功不可沒。
雷坡原名雷煒坡,是查良鏞1959年創辦《明報》時從左派報章《晶報》「借」來的高手,但一借無回頭,他在《明報》和《明周》工作至1993年退休。
坡叔是香港報界採寫娛樂新聞的頂尖高手,他以筆名「柳聞鶯」寫「伶星專欄」,寫盡娛樂圈眾生相。坡叔1969年起任《明周》老總,娛圈大哥大姐爭相巴結他,因此《明周》獨家新聞源源不絕。坡叔除了寫得編得之外,他起標題和寫圖片說明,更是妙到毫巔。
李文庸是《城周》創辦人,也就是娛樂圈鼎鼎大名的「慕容公子」和「董夢妮」。他用筆名「慕容公子」在《城周》寫的專欄,以倒敍式手法寫他過去一周見過甚麼大明星紅藝人,同那些城中名人吃飯等等,中間插入一些八卦秘聞。有人說慕容公子創造了香港gossip(八卦)專欄先河,這可能有點誇大,但慕容公子專欄無可懷疑是《城周》最殺食的column。李文庸另一個筆名「董夢妮」,主要是寫娛樂圈名人鮮為人知的故事,他說要寫「內幕中的內幕」,很多當紅藝人對他又愛又恨。
李文庸中學畢業時已在《少女樂園》半月刊寫《書院女手記》連載小說,小說主人翁叫「夢妮」,日後「董夢妮」筆名由此而來。他先後在多分刊物寫稿,也曾替一些作家「代筆」。雷坡接手主管《明周》後,李文庸便成為坡叔旗下猛將,他主力訪問明星和電視藝員,久而久之掌握了很多娛樂圈內幕。李文庸後來被黃玉郎挖走出任《玉郎電視》主編,但很快便與黃玉郎不咬弦而離開。1979年12月與柯長源合作創辦《香港周刊》,《香周》有一段時期辦得有聲有色,惟李文庸後來與柯長源對業務發展有歧見,柯買下李的股份,李以原有班底於1983年8月創辦《城市周刊》。《城周》異軍突起,經常有獨家新聞,銷量很快便趕過《香周》、直逼《明周》。曾經出任《城周》總編輯的李純恩向筆者回憶《城周》威水史時,歷歷在目。他舉了其中一例:甄妮懷胎的新聞是他獨家得到的,他親自飛往泰國訪問正在安胎的甄妮,之後圖文並茂在《城周》刊出,轟動全城。後來甄妮去了美國產女,除了李純恩之外,新聞界沒有人可以聯絡上甄妮。
八十年代三分鼎足而立的周刊,《香周》最早退出市場,《城周》1997年停刊,只有《明周》持續至今天。九十年代,《東周刊》、《壹週刊》的出現,創造了八卦周刊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