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6-03-29 06:00:00

學生應否「零功課」?

分享:

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制度一直為人詬病,最近學生功課量過多再次引起社會熱議。學校和家長當然不希望學生成為「功課奴隸」,每日為應付功課而廢寢忘餐,影響生活質素,但過少功課又被指難以評估學生的能力,令老師無法調整教學策略和進度。其實家長和學生從來沒有期望「零功課」,教育局有責任協助和支援校方制定和調整家課政策,在「質和量」中求取平衡,以免師生和家長都要承受巨大壓力。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香港環境競爭激烈,不少家長和教育界人士的傳統觀念均認為,學生必須努力讀書考取好成績,才會有前途,故對著重學術型的學校趨之若鶩;學生會透過做大量功課、測驗、考試和補習等方法去考取好成績,獲得較佳的升學出路,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為考試而學習的社會風氣和教育制度。有機構去年公布調查,發現學童每日做功課的時間達2.26小時,更有逾半數小學生需要上補習班,數字較12年前上升近一成,反映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斷增加。

雖然教育局去年曾發出指引,要求學校盡量在課堂內安排時段,讓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完成部分家課,以及避免機械式操練,但每間學校有不同的辦學理念和目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速度亦因人而異,根本不可能靠單一指引就徹底解決問題。隨着社會轉變,功課的形式和數量也應與時並進,功課並不一定是要以書寫習作背誦形式,活動或分組研討在某些科目上更能啟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分析力和批判思考,其學習效益不會比做傳統功課遜色。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何運用功課幫助學生學習,需要教育局、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投入。教育局應不時檢討政策;學校要為家課政策訂立目標和清晰的指引,協調各學科的功課數量,避免要求學生集中在同一時間交功課;家長亦要改變思維,不應只以功課和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優秀的唯一指標。校園生活應是多姿多采,學生既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亦要有課外活動和遊戲的時間,去尋找興趣和發揮專長,這才可達至全人發展,迎接未來的挑戰。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