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與一名建築師好友暢談他為一名社會賢達客戶劃則及建屋往事。他的客戶擁有一幅背山面海空置地段,預備作為興建大宅,紀念白手興家建立品牌三十年之喜。客戶對新居有四項特別要求,分別為(一)位於地底及深入山坡的恆温酒窖,(二)樓底特高的大宴會廳,(三)位於屋頂的半室內及室外的游泳池,及(四)於大宅入口設置垂直花園及綠牆。亦有四點希望,分別為(一)含蓄的外牆結構,令人容易聯想到三十這個數目,(二)要設計大宅對能源龐大要求,適當地減少碳排放,但不能用與周邊環境極不協調的太陽能發電版,(三)盡量將聯繫宅內各活動中心的距離縮短,(四)於大宅的周邊空地廣種各種不同時期開花喬木及灌木,以求達致大宅全年都環繞於鳥語花香美境。
好友說這份差使主要挑戰在於怎樣分配兩大負載重要求特高項目,即室內游泳池,及大規模綠化的草木及泥土。這兩項分開處理已經帶來不少困難,將兩者及其他要求及希望收納於同一體內,難免出現顧此失彼的瑕疵,出現牽一髮動全身,嚴重影響大宅穩定性。
他認為較可取的策略是作出一個粗糙工作藍圖,妥善解決最大程度上負荷重量分配要求,而將其他未能處理的項目,暫時擱置在一邊。然後,以此為基礎,引進輪迴過程,作出反覆改動,以求每次收納更多未能處理的要求及達致一個穩妥建屋藍圖。在這個過程遇上解決不來困難,取捨準則一定是優先處理四項不容改動要求。
上星期看罷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及主要官員就報告被傳媒質詢的畫面,不期然泛出行政長官有類似建屋藍圖概念,組織整個施政報告過程,落實國家主席七一重要講話。
從實質角度看來,所有短、中、長期問題都羅列於藍圖之內。可以看得出,統治團隊花了不少時間及精力,確保這藍圖沒有嚴重的內部自我矛盾舉措。各政策局主導的政策範圍,需要其他政策局提供適切支援以達致最有效協調結果,都有條不紊經過有關負責局長口中,在有關記者招待會娓娓道來。
擁有一份精密及包羅萬有藍圖只是一個起點,現在有不少關注是否有適當人力助力及其他資源去適切落實這份藍圖。千萬不要陷於「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的窘境。現在有待觀察就是特區政府是否能把藍圖勾畫出的理想境界付諸實施,將各項利民政策及設施,轉化為顯著改善各項老大難民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