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13年2月的一則新聞:「新組織『天橋底行動』成員之一陳婉嫻建議天橋底規劃發展,如興建臨時房屋……在天橋底放置貨櫃作為臨時房屋,居住環境遠較劏房及『棺材房』為佳,政府也可將臨屋交由非政府機構營運,與現時青年宿舍的模式……由發展局負責統籌,再交俾NGO營運……鄭炳鴻教授則指,九龍東可作首個試點……最多可放置約400至500個貨櫃作臨時房屋……」當時我們拋出極前衛的構想拋磚引玉,結果當然是無功而還。因為,在上的官員沒有開放向前的想法,在下的人也只有因循守舊。
今天我們看這新聞,我們感受很深。我們當時也預計會受到批評,雖然這種橋底的貨櫃運用在外國非新鮮事,但畢竟這個想法對大部分香港人而言,是瘋狂的。我們失望的,是當時主責的官員(今天更上一層樓),也沒有半點向前衝的勇氣。
四年半後的今天,當日頑固的幾個腦袋,不知為何突然地開竅,提出研究引入貨櫃屋,以紓緩住屋問題。有官員更非常有效率地配合長官的意志,表示擬在科學園推行貨櫃屋計劃云云……
其實,香港的公務員團隊,是有能力有效率的……假如他們收到上頭的指示是適時且清晰!任何新思維新想法,如果沒有高官的全力推動,下面的AO根本連想也不會想,談也不會談。這是我多年的體會!
今天林鄭月娥提出要connect,要與社會溝通,這是非常好的理念。不過,問題是如何連結?如何溝通?是由下至上的連結?是由上向下的溝通?官民如何互動,是要有一段思維。如果政府相關架構沒有一系列變動,到最後也只是一場空,只是空叫口號而已。民間的意見和想法,如果執行的AO沒有上頭的首肯,動也不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