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6-11 06:00:00

捨繁取簡

分享:

香港的教學語言問題特別容易引起爭議,最近又發生了一宗「簡教中」的小風波。貴族名校哈羅香港國際學校上星期通知家長,校方決定,從2019年度開始,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的中文課程將全部用簡體字教學,不再提供現有的「可繁可簡」選擇。有傳媒報道,這決定引起了部分學生家長強烈不滿。
 

其實,香港大部分國際學校都使用簡體字教中文科。對於把中文作為一門外國語文來學習的學生,簡體字無疑比繁體字易學,而且從升學就業的需要考慮,簡體字可能比繁體字更為實用。國際文憑組織(IBO)已經宣布,考慮在2020年取消國際文憑(IB)初中繁體中文考試,原因是報考人數太少:2016年IB繁體中文科的考生全球不到50人,是簡體中文科考生人數的十分之一。

所以,哈羅決定「簡教中」,不過是出於實際考慮,隨大流而已。可是,該校通知家長時所作的解釋,卻十分奇怪;通知說:「我們明白在我們的環境裡有很多理由要教繁體字,但我們要培養學生在2047年的香港環境有十足的讀寫能力(Whilst we know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our context makes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aracters desirable, we need to prepare our pupils to be fully literate in the context that Hong Kong will be in by 2047)。」這就是說,該校認為香港在2047年將全部使用簡體字,到時只學過繁體字的人便有讀寫困難了!這樣的說法,自然要觸動許多港人的神經。

一間國際學校,覺得簡體字比繁體字更具經濟價值,決定在教學上捨繁取簡,就像有些人學英文要選擇學美式英文一樣,本來無可厚非。哈羅為甚麼不坦白地承認他們的決定純粹是出於功利的考慮呢?

至於在香港的主流學校裡,學習中國語文不是學外語,不是只為了多掌握一種溝通工具,而是承傳中華文化的需要;學繁體字不是只為了欣賞書法藝術,而是讀懂古典中國文學的需要。我們這一輩人,在學校讀書時都沒有學過簡體字,但在今天簡體字愈來愈流行的環境,我們並沒有讀寫困難;反過來,只懂簡體字而不懂繁體字的,恐怕稱不上「有十足的讀寫能力(fully literate)」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