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おせち料理(おせちりょうり) 新年菜式
華人較重視農曆新年,明治維新前,古代日本也奉行陰曆,日本人稱新年為「正月」,也源自中國。直至明治維新革命,在1872年12月31日起,轉用西曆,許多農曆節日都改為新曆。正月十五中國人稱為「元宵」,日本人也稱1月15日為「小正月」,現代多作為成人禮;1月20日就是「骨正月」,也是新年慶祝儀式結束的一天。
おせち料理(おせちりょうり)
新年菜式
日本人遵循中國人慶祝五節之習俗,自奈良時代宮廷會造節會料理,庶民會預先煮好醬油漬小魚、黑豆、醋牛蒡、紅白魚蛋,或燒鯛魚等菜式。日本人新年期間盡量不開火烹調,故新年菜調味特別濃郁,務求長時間存放;主婦們也能趁機休息一下。
初夢 (はつゆめ)
初夢
日本人視新年期間發的夢,能預知一年吉凶。古人認為立春前的夢都有寓意;現代初夢多指1月1日或2日的夢。夢到吉祥物,自然寓意心想事成,日本人的是「一富士二鷹三茄子」,還會放繪有七福神寶船的詩句在枕頭下,有助發好夢呢。

初夢 (はつゆめ) 初夢

お年玉(おとしだま) 利是
お年玉(おとしだま)
利是
古人將供奉年神的鏡餅敲成小塊,送給孩子祈求一年平安。這被稱為「御歲魂(おとしだま)」的護身符,現代則寫成同音異字的「年玉」,由年糕變紙幣。身為長輩就算未婚,也得派給20歲以下親戚小朋友。到孩子成年工作,也得開始派利是哦。
初詣(はつもう)
新年祈福
為祈求子女健康,古人除夕會到神社參拜至元旦;明治時代開始以「初詣」形容新年到神社參拜習俗,到大正時代全國通行。除夕夜靜聽神社108下鐘聲,既能去除煩惱,求風車、熊手、護身符,繪馬板上寫願望,喝點甘酒或神酒,更保一年平安。
福袋(ふくぶくろ)
福袋
據說福袋首見於江戶時代,和服店越後屋(即現在三越百貨)將剩餘靚布放一袋大平賣,規定只能隨機買不許挑,以新一年測試運氣做噱頭,大受歡迎。半價以下就買到超值精品,元旦日為搶人氣福袋,不少客人開店前4小時就乖乖排定隊哦 。

初詣(はつもう) 新年祈福

福袋(ふくぶくろ) 福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