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環工作後,滿心期盼越南菜,路上掙扎應否不顧叉燒媽的禁令,另叫一份蝦餅,邊走邊想到店前,晴天霹靂,原本古舊的店面居然變成一片頹垣,我吃了十幾年的「明珠越南餐廳」居然結業了!媽呀!我份蝦餅呀!
自從2001年,我開始在當時雪廠街政府總部上班,就幫襯明珠。我不知他們開業多久,但應比我老,細細的舖頭,樓下是廚房,閣樓可堂食。最初我非常不習慣那條樓梯,又窄又斜,閣樓樓底甚矮,我經常撞親頭,雖然座位逼夾,但經常滿座,牆上掛滿發黃的報紙報道,和明星的簽名,都是一份肯定。
我份人就是悶蛋,喜歡吃的,百吃不厭,選擇都離不開「明珠牛肉粒炒飯」、「生牛肉湯河」、「炸蝦餅」。炒飯飯粒鮮明,肉汁惹味,最重要是那伴碟的沙律醬碰上牛肉粒,令我想起《一代宗師》名句:「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生牛肉河的靈魂,既非牛,亦非河,而是湯,每次上桌,我都急不及待,先嚐嚐那口湯,半熟洋蔥絲,讓那牛骨清湯層次更加豐富,只要嘗一口湯的甜美,自然重拾幸福;炸蝦餅絕對無敵,即叫即炸,外皮金黃,厚身彈牙,最重要是啖啖蝦肉和油香,這才是真真正正的「炸·蝦 ·餅」!那些為慳成本以粉代蝦的不是蝦餅,應叫粉餅!
在中環工作會有卡窿時候,如果不是午飯繁忙時間,我會到明珠叫杯三色冰,借他們的卡位坐坐,覆訊息,看文件,睇新聞,樓面的姐姐待我很好,知我忙,叫我慢慢坐,埋單提我小心撞頭。有一次我身體不適,特意介紹我食蝦粥,非常清甜,自此,我間中在家也用蝦殼煲粥。
這間價廉(以中環而言)物美的小店終於結業,如果老闆工作幾十年要休息的,我衷心祝福;如老闆久休復出或有傳人承繼招牌,我必定舉腳支持,並敬贈橫匾一幅「日啖蝦餅三大,不辭長作中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