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5-10 06:00:00

東江縱隊後人 重遊西貢游擊隊基地

分享:

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新界西貢是東江縱隊抗日的最主要基地,游擊隊員先後從市區營救了近千名文化人和民主人士,經西貢這條東線安全返內地,西貢當年的游擊隊駐點,因此成為香港抗戰歷史重要史跡。西貢鄉事組織接待過多批到訪的東江縱隊內地老戰士,可惜一些駐點建築物,因日久失修而荒廢。

 

東江縱隊後人最近到西貢赤經考察,背後的教堂為當年游擊隊基地。

東江縱隊後人最近到西貢赤經考察,背後的教堂為當年游擊隊基地。

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主席李耀斌,日前陪同前東江縱隊總司令曾生的兒子曾凱平、廣州深圳東縱部隊的第二和第三代約30人到西貢赤徑考察。


呼籲政府發展 重修戰時遺址
赤徑的敎堂是繼西貢黃毛應教堂之後的最重要游擊隊基地,各人目睹教堂日久失修頹廢,唏噓不已。李耀斌說,赤徑村沒有車路,交通非常不便,村民已全數遷離,村屋荒廢。赤徑要不是位於麥理浩徑遠足路線範圍,恐怕早已被人遺忘。他呼籲特區政府從速開闢車路,吸引村民回來復村,重修敎堂紀念抗日英雄和先烈。


東江縱隊分兩線展開大營救
東江縱隊原屬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後,有關方面認為香港有必要成立本地游擊隊;1942年2月3日,港九獨立大隊便在西貢黃毛應教堂宣布成立,統一指揮港九新界地區各支游擊隊,展開抗日和營救工作。其實早在1941年12月15日,游擊隊已展開第一波營救工作,成功把廖承志、喬冠華等重要人物,從九龍護送到西貢,再由企嶺下坐船往大鵬灣上岸。

盟軍飛機師克爾(Donald Kerr )的戰機被擊落後,他也是被游擊隊救起經西貢取道赤徑護送到大陸。當年游擊隊分東西兩線展開營救,東線是從九龍市區到西貢、企嶺下,然後坐船到大鵬灣;西線是從九龍到荃灣大帽山、錦田、元朗至落馬洲,然後進入內地。絕大部分的文化人和共產黨人(包括地下黨),都是經東線離開香港;也有例外者,茅盾、鄒韜奮、戈寶權等著名文化人,是經西線逃亡。許鞍華執導的電影《明日幾時有》,就是講述東江縱隊當年的大營救行動。

adblk6


英政府感激西貢人開移民之門
和平後,香港英國部隊指揮官李芝(Neil Ritchie)將軍的代表,把一面錦旗交給西貢商會,感謝西貢人民協助盟軍逃生作出的貢獻。有這麼一個傳說:五、六十年代,英國政府為了感激西貢人在日佔時期協助營救英軍,乃為他們移民英國大開方便之門。該段時期,確實有大量西貢人到英國謀生,他們的家人後來也陸續赴英團聚。早年,倫敦唐人街碰口碰面都是西貢客家人,區內更有西貢同鄉會會所給同鄉搓麻將吹水聯誼,可見英國的西貢族群人數不是一個小數目。

1947年,英軍代表向西貢鄉民頒發「忠勇誠愛」錦旗。

1947年,英軍代表向西貢鄉民頒發「忠勇誠愛」錦旗。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行軍情形。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行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