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香港人完全陌生的立法會選舉已然展開,市民氣氛冷淡是意料之中,提名期間每天媒體報道一堆公眾觀感欠佳,又或印象模糊的名字報名參選,而提名他們的名字中,不少更是我等凡夫俗子聽都未聽過的世外高人。大部分香港人只以「食花生」的態度看待對這場「選舉」。
某前民主政黨助理Alex笑言, 其中一個花生位,就是看那班「非建制派」人士各式各樣的窘態,這班抱擁新選舉制度的「俊傑」,有人堅稱自己是民主派,有人為提名告急,有幫「俊傑」搞選舉工程的人矢口否認自己「舐共」,每天看報像看馬戲團。
不過,花生位同時帶點悲,看看現在每一個「拋個身出嚟吮」的「非建制」參選人如何定位,選擇自居「民主派」、「非建制派」、「中間路線」,抑或「第三路線」?直叫人看得尷尬癌發作。Alex說了一個故事,發人深省。他說某大報出現一則奇文,某個叫「民主Zero」煞有介事澄清自己從未自稱「中間派」,是第三路線云云。大家睇到一頭霧水,究竟中間派同第三路線有何分別?
「稍有政治學概念的都知道,第三路線the third road就係指左翼和右翼中間的一條路線,可以話中間同第三路線就係同一回事。」Alex說,更尷尬的是,早前「民主Zero」才剛剛與標榜中間路線、以「中間超人」揚名的政團「拍拖」,拍拖不久,現在就公開否認「中間」不同於「第三」,豈不是始亂終棄?回歸最核心的問題,既然「民主Zero」是第三路線不是中間派,甚麼是第三路線?「師傅,明白了!根據民主Zero主事人一日有五個不同立場的往績,第三路線即係無路線,自己鍾意點行就點行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