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8-17 06:00:00

水果與碼頭

分享:

周末逛超市,見到門口有不少人圍觀,原來大家都在看一個日本進口的「四方西瓜」,售價要上千元,還只能用作送禮或裝飾,不宜食用,卻也不乏支持者。

其實日本水果的市場價格一直偏高,但出口額卻不斷上升,預計今年更會創6年新高。到底日本水果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取得優勢?原來它的背後也曾經歷一場改革。
 

在2013年,日本政府為了強化日本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開始推動新農業變革,積極推動社會共享資源,提升農業生產力。當中包括重新協調剩餘土地和人力資源;以及鼓勵農民透過農業合作社,統一採購生產材料,以降低生產成本。政府亦整合大學、國家機構對農業的研究成果,並讓農民能輕易透過互聯網取得有進行用的資訊。簡單而言,日本進行水果農業的大合併。

農民的資源多了,開始投入科技化的耕作技術,培育出高質的「精品水果」,開闢新市場,我們常聽到的夕張哈蜜瓜、紅寶石葡萄,就是轉型後的產物。加上政府一直以高品質、高安全性為宣傳主打,向全球農產品市場及料理界推廣日本食材,成功令日本水果在國際市場重新佔得一席領導之地。
 

adblk6

其實香港也有可學習的地方,城市近年來各行各業正面對外來競爭的威脅,例如香港曾引以為傲的貨櫃碼頭,近年港口貨物吞吐量不斷下跌,鄰近地區的威脅也愈來愈大。前幾日恒生管理學院就發表了一份對香港貨櫃碼頭的研究,建議各個碼頭的碼頭營運商相互合作,共享碼頭資源如控制室、陸地運輸、泊位等,減少船隻的等候時間,增加效率,才能令香港國際碼頭重振聲威。

或許,面對外來強敵,也許港口業也應參考日本水果的經驗,整合本地資源,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