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nny Meirens
由年頭講到年尾,比利時獨立電影製作單位Mint Film籌拍關於Margiela的紀錄片《We Margiela》,終於有眉目出街了,剛過去的周日(本月22日)在鹿特丹Boijmans Van Beuningen博物館舉行了首映,這幾個月來我間唔中都會上其官網wemargiela.com睇睇有無新消息,雖然未知有無機會在香港播放,但橫掂都等咗咁耐,唯有繼續靜候佳音。
戀罵治棄實騙的傻子
之前那個全球限量999個的訂閱郵遞,我想也不想就奉上23歐元加入為其中一分子,前後總共收過三套獨家相片及一些文字,最近再上去看看,已經全部售罄。作為忠實粉絲,得閒拿來隨意翻翻,總有種沒由來跟遠方這998位「罵治」fans建立了某種聯繫似的,是自己一廂情願吧,講出來都覺得自己silly,無法啦,正如我不明白,為甚麼有人瘋狂愛慕Supreme(實騙),因此也沒權介意別人覺得我是其中一名戀「罵治」的傻子。
罵治的伯樂Jenny Meirens
《Another Magazine》上周剛出了一篇這紀錄片的preview,相信作者Susannah Frankel應該早已先睹為快,心裡好生羨慕。這套紀錄片雖然Margiela本尊仍然缺席,但電影將圍繞他周遭的「We」:一隊只有50人的設計團隊,上至和罵治一起創立品牌的Jenny Meirens、下至工作室中寂寂無名的實習生,都一一攝進訪問中,在紀錄片開首及尾聲都以Meirens的旁白作結,可惜她看不到這片子完成,今年7月因病去世了,如果罵治本尊會看到這片子(或者製作單位早已送他一個copy?),會否感慨萬千?
罵治態度 一視同仁
片中亦詳細訪問了由93至08年出任品牌傳訊主管的Patrick Scallon,我也有幸趕搭到尾班車,有機會跟Patrick會面及交談,他真人很nice,就算是小小一個香港媒體也會搭嗲,我記得他說過,罵治是一個集體概念,不要把罵治本尊當神來拜,他的身份就是代表這個集體跟公眾溝通互動,沒有必要拒人於千里之外,叫當時(如今也是)我這個小記者好生感動。不像某個K字頭的跨國公關,把我們這些小媒體的小記者當賊辦,明明有飛也可以視若不見,甚或拒諸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