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這個現實世界裡,人類的科技已可能發達至把部分科幻電影裡的橋段,在現實世界實行出來。近年,VR(虛擬實境)技術是一件膾炙人口的潮流科技玩物,迷倒了不少青年或中年人,它的受歡迎程度往往比得上刺激好玩的實體過山車,有些公司更把這兩種元素混合,自此,VR成為了消閒和商業活動的良好工具。
可是,政府為了配合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迫不得已地把一些較舊的東西或文物遷走或拆卸。想深一層,這些東西是否真的沒有存在價值呢?
前幾天,我觀看了一套很有意義的音樂劇,內容大致是關於VR虛擬實境技術教學將會在未來取代傳統實體學校,意味著這些老套,礙眼的學校將會被清拆。每當全世界都認為學校應拆不該留時,有位對教育充滿熱誠的老師和一位喜愛學校的同學挺身反對清拆,認為每一件歷史文物都有它的存在價值,只是人們發覺不了。二人用心地去感染每位同學和老師,校董會最終撤回拆卸方案。
隔了幾天,我還對這個劇情念念不忘,心底裏尚有一個疑問:究竟學校的存在除了教育每位學生之外,還有甚麼意義?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已經想到了答案。學校是個大容量的公共雲端硬碟,記載著我們成長小故事,尤其是那個操場,它記錄了大家付出過的汗水,和一些有笑有淚的無價回憶,光是這些,學校的存在價值已遠遠超出虛構的VR虛擬實境。
學校讓我們回味,讓我們從錯誤中成長,VR,虛構的東西是無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