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5-10 06:00:00

真與假之戰

分享:

涉世未深時,老師總會拿很多偽知識偽道理誤導我們幼小而單純的心靈。那些對人要真誠、做人要善良、內在美比外表美更加重要之類的錯誤信息,不知毒害了多少人,讓他們在踏入社會後,處處碰壁遭殃。即使是《聖經》,也教育世人「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假如按照這樣去做,你難免會得罪老闆、得罪同事、得罪茶水間的大嬸。

真,絕非生存之道。在某些國家某些朝代,真,甚至可以要你命。但假,又非人人做到。做虛弄假,對一部分人來說,簡直比死更難受。然後你無意之中看到《紅樓夢》裏一句「假作真時真亦假」,剛開始似懂非懂,幾十年後恍然大悟,原來真與假就是事物的兩面—你真,反倒招惹別人懷疑;你賣假貨,卻越像真、賣得越好。


歷史上不乏一些深諳「生存要假」道理的人物,譬如叔孫通。據說他在秦始皇時代已經被封為儒學博士,因知道始皇帝剛愎自用,便處處掩藏真才實學,最後在「焚書坑儒」時倖免於難。當國內亂軍四起,秦二世召集群臣商量對策,其他人都如實報告叛軍如何如何威猛,但叔孫通居然說:「沒有人造反,一個也沒有,都是幻覺!因為皇上這樣勤政愛民又澤被蒼生,怎可能有人想要造反?」秦二世聽後十分高興,將那些講真話的人一個個拖出去打屁股,卻讓說假話的叔孫通官加一等。

adblk6


叔孫通事後連夜逃出京城,走去投奔當時勢力最大的陳勝吳廣。陳勝吳廣兵敗,就去投靠項梁項羽,看到項羽由強勢轉為弱勢,又去投靠劉邦,最後劉邦成為漢高祖,也委任叔孫通為博士。即使後來劉邦的兒子漢惠帝時代,他依然可以官運亨通。所以說起叔孫通,懂歷史的人都知道,絕對是一個懂得隨機應變,深知對甚麽人要講真話對甚麽人要講假話的典範。你說你看不起這種虛偽小人,但你知道你身為漢人,一直奉行的禮儀文化是由誰制定的嗎?沒錯,就是叔孫通。之後漢文化與唐文化傳到日本,成為當今受人欣賞的日本文化基礎。


說起日本,我每到一處旅遊,都會去找當地限定的鐵路便當,打開盒蓋,讓相機先吃,把照片分享到微信。內地朋友紛紛問為何便當內部細節與包裝上的照片完全一樣?這對他們來說幾乎是難以置信的。這使我突然領悟——「真」也可以是生存之道,但必須在欣賞真的時代、相信真的國度。當一個社會有精神病,正常的人就是精神病患者。老師沒有教錯,只是沒有說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