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5-02 06:00:00

自己煮菜

分享:

作為不折不扣的港孩,我對煮食的經驗和知識,都比不上同齡的外國同學。這次到美國交流,出發前有很多人建議我要為接待家庭煮一些中菜。然而,我最擅長的只有炒蛋,以我僅有知識能做多少味菜呢?

來到美國後,發現這家庭有一個中式鍋,便一直盤算用這鍋來煮些甚麼。去年12月,我有好幾天病倒了,獨自留在家中3天,要自己煮午餐。我決定嘗試用現有資源弄一味「家鄉菜」:蒸水蛋。只有我一個人吃,很難找器皿來蒸一隻蛋,所以我用一個小型咖啡杯盛載,心想分量愈少愈易清理。蛋加水後放入杯內,分量剛好;由於沒有蒸架,便整隻杯放入鍋𥚃蒸。可是,可能蒸太久又或杯子太小、鍋裡太熱等各種原因,打開鍋一看,蛋已經瀉了出來,只剩下杯底薄薄一層蒸得很老很實的蛋。唯有吃了我可以刮起一丁點的蛋,剩下的只能在洗碗時洗走了。

另一次,爸爸媽媽沒有時間回家做晚餐,而哥哥姊姊又有事忙,晚餐的責任便由我來承擔。哥哥出門前吩咐我做一味非常簡單又美味的食物:芝士通心粉。他說步驟很簡單:只要燒開水煮通心粉,加入1/4杯牛奶和芝士粉多煮一會兒便完成。我怕忘了,不斷跟自己重複這步驟,卻沒看清楚盒子上的說明。晚餐時間到了,我準備好所有東西,燒水、煮通心粉、下牛奶,到了加芝士粉時才想起,我忘了要把煮通粉的水先倒走!最後弄出來的通粉發脹得很厲害,真難為哥哥和姊姊!

但是,我仍決定再接再厲,為接待家庭弄一味簡易的中菜:湯圓。欲知後事,敬請留意下周本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