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9-10-31 05:00:00

蒙面的藝術

分享:

上周日香港理工大學舉行畢業禮,典禮期間有兩名博士畢業生戴上分別黑色及外科口罩走在台上,其中一位走向校長面前伸手準備握手,卻遭校長拒絕;之後另一位口罩學生索性不示意與校長握手,直接往台下離去。事後有人痛罵學生不尊重場合,亦有認為這是學生對早前政府運用緊急法去通過蒙面法不滿的控訴。

讀理工科的同學們表達想法時會選擇直接的方式,其實一些更富藝術性和想像力的表達方式往往可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方說同學何曾考慮用華麗的威尼斯面譜來代替口罩?

威尼斯面譜

威尼斯面譜

威尼斯面譜派對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十三世紀,威尼斯人從12月26日至四旬大齋期這段時間都會舉行派對及慶祝會。古代人的階級觀念非常重,貴族與勞動階層是沒有可能混在一起耍樂,可偏偏這個威尼斯狂歡節就允許各階層人士一起參與,大家只需用一襲華麗而富神秘感的面譜把自己的身份遮掩。幾百年來這種派對模式一直風靡全歐洲,而狂歡節這題材更被文藝界才子選以創作之用。
 

舒曼

舒曼

德國作曲家舒曼的第9號作品就用了《狂歡節》題目為鋼琴曲歷史寫下不朽之作。作品共分21小段,輝煌的前奏恍如作者步入這狂歡派對,見到不同的人物,當中有真實的如好朋友鋼琴家蕭邦、小提琴家巴格尼尼、太太克拉拉,以及舒曼自己分飾的兩個性格極端的角色艾斯比和富羅烈斯坦等;也有想像的人物如派對中的小丑、彩衣小丑、老丑角與情人,還有不同的舞蹈情景,全是從面譜下看到的。今天剛好是西方鬼節Halloween,現今已變成一個近似面譜派對、掩飾身份的特技化妝節慶活動。今時今日,蒙面法下的香港化個特技妝掛個面譜會否遭執法人員擒拿,似乎未有清晰指引,那位校長卻對外科口罩反應這般大,哪怕同學真的身體抱恙,握手過後馬上消毒不就罷了?

萬聖節面譜

萬聖節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