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百老匯及外百老匯,以及倫敦的西區劇院,享負盛名,是舞台藝術愛好者的朝拜之地,就算連平日在香港不甚看這類演出的人,遊覽當地時,也會選擇一至兩齣舉世聞名的作品欣賞。
香港的舞台演出的興盛及普及,遠遠比不上紐約及倫敦,但也不乏優秀作品,無論是本地還是來自世界不同地方。最近在香港的「世界文化藝術節」,看了三部演出,剛巧分別是舞蹈、音樂及戲劇,各自各精采。
開幕節目是來自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探戈舞團」的《貝隆夫人》,阿根廷盛產探戈舞,自是這舞種的佼佼者,吸引入場原因是以貝隆夫人為主題,多年前由麥當娜演出的音樂電影,至今仍然印象深刻,非常喜歡,很有興趣看看搬到舞台,以探戈為主軸的舞劇,又會是甚麼一回事,可惜劇情欠奉,基本上都是一隻舞接一隻舞,你說是甚麼故事也可以,跟貝隆夫人勉強扯上關係。儘管如此,舞者的演出確是非常精采,他們的每個轉身,雙腳快速的撩動,技藝高超,充分展示探戈男女間的調情,加上出色的現場演奏,為演出加分。
來自日本的「鼓童」,其演出《打男》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很喜歡欣賞日本的太鼓演奏,看著每一吋肌肉的變化,全身的張力,擊鼓時的震撼,投入得總令人有一種回不過氣來的感覺。導演坂東玉三郎特意在每一曲澎湃的鼓樂後,加插一段樂韻悠揚的鋼片琴,或者輕鬆玩味的小鼓樂,紓緩觀眾繃緊的情緒,然後再迎接另一首每下鼓聲都震到心嵌深處的作品。
「鼓童」這個團,每年有三分一時間,都留在日本中部新潟對開的佐渡島修煉,他們的大本營就設在這個小島,團員說他們每天都要在森林練習,這個有香港八成大的島嶼,人口不到六萬,想像在這個人口稀疏四面環海的島上練習,自能吸收大自然的靈氣。這次演出完場時,劇院內歡呼聲不絕,很多觀眾站起來鼓掌,是在香港較為少見,可知他們的演出,震懾了多少人心。
最後看的一個演出,是本地旗艦團「香港話劇團」的《緣移戲劇班》,由美國「普立茲戲劇獎」得主安妮貝克編寫,故事以戲劇訓練班為背景,透過不同的戲劇訓練,讓劇中各人,漸漸挖開自己的內心深處,釋放自己,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劇中充斥大量的戲劇訓練及遊戲,很有興趣知道,從沒有接觸過這些課堂的觀眾,能否像我們一樣投入及那麼有共鳴。
此劇很能展演戲劇的威力,就如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陳敢權在場刊所言:「戲劇可算是研究人心及人性最貼切的一種藝術,一方面讓人真正認識自己及深思生命,另一方面也讓人在舞台上分享人生感受。」舞台劇的魔力大概如斯。
我的推介:
《石頭與金子》
以小人物日常反映制度崩壞的都市書寫,透過獨特文字的觸覺,展開不平凡的敘事角度,描繪肉體生活。眾多演員演繹一位女保安員的獨白,漫談一個發生在公共屋邨裡沒有人相信的日常異境。在耀眼奪目的新自由主義底下,當「打工」沒有辦法讓你告訴別人,你是一個人,那麼生活,還需要多一些顏色,來支撐著。
演出團體: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導演/文本:馮程程
音樂:許敖山
演出:鄭綺釵、黎玉清、陳瑋聰、梁天尺、陳秄沁、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