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3-06-30 04:31:52
日報

西周晉侯蘇鐘(上)

分享:
西周晉侯蘇鐘(上)

西周晉侯蘇鐘(上)

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館馬承源館長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張光裕教授,去荷李活道一家古玩店查看一組青銅編鐘。從紋飾造型來看,青銅編鐘應是西周時期中國北方地區所鑄。編鐘上鏨刻有銘文三百多字,敘述周厲王三十三年親征東國南國的事。銘文的開首為:「惟王卅又三年,王親遹省東國南國。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月既望癸卯,王入格成周。」

據說張教授當時在古玩店內看見這組編鐘,都是隨便放置在過道上。按店家說法,編鐘銘文不見於先秦時期任何文獻;文字鏨刻在西周青銅器上也是從來沒有的(東周以前金文多是鑄銘),綜合來看懷疑是後世偽造的,因此價值不高。

張教授把情況向馬館長匯報了,作為中國青銅器研究的大家,馬承源認定這是西周青銅器無疑,銘文雖未見諸於文獻,但其行文用字不是現代人寫得出來的,當是真品。後來這14隻編鐘就以很低價的港幣140萬買回來了。

adblk7

在上海博物館青銅器館所見,14隻編鐘名為「西周晉侯蘇鐘」,分別懸掛在高低兩個木架子上。前面6隻,後面8隻。據介紹,編鐘分兩組3種式樣,每組8枚,均大小成編。大鐘紋飾淺而細,小鐘紋飾深而闊。

完整一套的編鐘應是16隻,在香港收回來14隻,還有兩隻缺失。因此木架子的左面空了兩個位置。兩隻缺失的編鐘在哪裏呢?原來在山西博物院。

adblk8

故事講到這裏,導賞員停頓了一下,環視了幾十個聚精會神在聽得入迷的觀眾,「後面的故事,是關於30年前的一次考古發現和文物盜掘走私,大家要聽嗎?」現場鼓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