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1-01-13 04:30:00
日報

通脹重回的機會高嗎?

分享:

08年美國次按危機爆破,聯儲局為了救市,唯有進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QE)。起初,不少人都擔心,QE會帶來通脹,但現實卻是通脹一直都維持在極低的水平,一點會冒頭的跡象也看不到。

新冠疫情爆發後,聯儲局又再大量QE,市場又再擔心,通脹是否重來。我的初步判斷是,今次QE引發通脹的機會遠比上次為高。我的推論如下:

第一,今次QE的規模比上次大,人們對通脹的擔心,在理性預期下,自然亦會較大。

第二,今次為了救市政府除了QE外,還推出很多財政政策作配合,不只是扶助企業,還直接資助個人,以致資金不只是流入資產市場,而且還流入消費品市場。反映通脹的消費物價指數焉能不升?

第三,在疫情下,很多活動(包括消費活動)都沒法進行。某些被延後的消費活動在疫情紓緩後,很可能一次過爆發出來,令通脹的重來變得更明顯。

第四,過去通脹之所以長期沒法提高,是因為中國的廉價產品可以源源不絕地供應世界,物價很難被搶高。但現在西方國家都不再對中國太過依賴,而他們推出的政策,都是在助長通脹的。這包括:(i)加關稅,入口稅增加後,零售價就會跟著上升。(ii)把生產遷回本土,以前遷去中國大陸生產的原因,就是大陸的生產成本便宜;現在遷回本地,生產成本一定會比以前增加。其中一部分成本一定會轉嫁在消費者身上。(iii)把部分交給中國生產的訂單,轉去其他新興市場,但中國工人的勤奮程度與工作質素都比其他新興國家優秀,選擇不在中國生產的結果,成本必然上升。令消費物價指數也會跟著上升。

adblk6

第五,中國近年在環保要求,以及勞工待遇上都在提高標準。所以即使把生產留在中國,生產成本都會上升。

第六,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高速形成,很快會比全球的中產階級加起來還要多,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不容忽視。有這股龐大的需求,勢將拉動全球的物價上升。近日期貨市場上的銅價與油價都在大幅上升,正好反映通脹正在逼近。

第七,上次金融海嘯時,美國可以一心一意地去救經濟;但今次美國還得分心在政治上去遏制中國,力量就沒法集中,政策較容易出差錯,以致不能完全控制好通脹。

第八,聯儲局今次對通脹似乎有點掉以輕心,曾表示即使通脹率破二望三,也會容忍,不會即時加息。有人擔心,聯儲局可能不經意地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第九,上次金融海嘯時,中國有盡量配合美國的需要,不讓金融海嘯擴大。但今次美國卻處處針對中國,為難中國。中國即使不特別搗蛋,亦不會自動配合美國的需要。中國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要控制全球通脹,沒有中國的配合,一定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