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上任以來,銳意在造地建屋問題上提速、提量、提質、提效,至今已取得不錯的成績。據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今年施政報告上透露,政府已覓得足夠的土地,在未來五年裏(2025-26年度至2029-2030年度),興建189,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其中包括30,000個簡約公屋),較本屆政府上任時的五年期(2022-23年度至2026-27年度),增加了80%。成績令人鼓舞。
過去兩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下降了半年,由高峰期的6.1年下降至五年半。隨著簡約公屋於明年起陸續落成,公屋的綜合輪候時間可在2026-27年度共減少一年半,降至四年半。
在土地供應逐步改善下,房委會有意把出租公屋和資助出售單位的比例,由現時的七三比調整至六四比。即是說,會減少出租公屋的比重,反而增加出售性質的居屋與綠置居的比重。這似乎與政府想進一步縮短公屋的綜合輪候時間相矛盾。
公屋的資助對象,是社會上生活壓力最大的基層,是社會上最需要政府照顧的一群,社會輿論一向都主張政府應優先照顧的階層。房委會今次有這樣的選擇,相信與房委會的財政需要有關。原因是增建公屋是要花錢的,而出售居屋與綠置居屋卻是可以有利潤的。長期以來,房委會都是靠來自出售居屋的利潤來補貼公屋的興建與營運。
可惜,近年私人樓宇的價格不斷下跌,而居屋的訂價卻在一定程度上與私樓的售價掛鈎;如是導致房委會從出售居屋所得的利潤亦相應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房委會惟有增加興建居屋的比重,以補償呎均利潤的減少。
不過,這種財政上的考慮應只是權宜之計,房委會還需要從社會性的角度來考慮。現時私人市場的樓價已比高峰期下跌了接近三成,很多原先只能買得起資助房屋的人,現在可能已買得起私樓。因此,若是樓價進一步下跌的話,房委會應有條件減少興建居屋,而不是減少興建公屋。
此外,政府亦要有心理準備,若是私樓售價進一步下跌,居屋不但利潤的空間會減少,甚至要政府補貼才能存活下去。如果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那現時增加居屋的比例,豈不是會為將來帶來更大的包袱,不如集中力量興建公屋。
長遠而言,政府若是真的想為社會提供資助性房屋,就得有財政上的承擔;即是說要在財政預算上撥出一定的資源,令房屋政策得以落實。現時房委會解決財政問題的方式,是高地價環境下形成的。如果政府真的有意放棄高地價,就得準備為落實房屋政策作更多的撥款,這樣才能確保房委會在失去來自居屋的收益後,一樣可以繼續興建公屋,資助社會基層的住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