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特首因要赴深圳出席40周年慶典,選擇押後施政報告。表面好像是為了見習主席一面,實際上,坊間都有很多說法,指這份施政報告力度不足,香港難有轉機,如有傳中央也看不過眼,讓政府在施政報告再加入一些利港政策,退回「重做」。
主觀願望,當然希望國家將內地抗疫經驗助香港。現時香港的民生經濟因疫情受到很大挑戰,如果再沒有改善,相信來年的整體形勢會更險峻。香港現狀是數頭馬車,一時放寬抗疫限制恢復經濟,一時因放寬,疫症又飆升,抗疫工作左搖右擺,令人勞氣。反觀內地狠抓抗疫,做好各項抗疫措施,全民檢測、中港澳互通的健康碼、嚴格監管等都是對香港是非常重要經驗,估計林鄭沒有這方面思維,不知,但相信國家也見到問題的存在,只看林鄭政府能否排除萬難,拆解政治問題,作出勇敢實務的大改革。
另外,之前外間很多傳聞都說明日大嶼是施政報告之重點。如果是事實,那相信被「叫停」的機會也很大。畢竟這是遠水,要救近火簡直是毫無作用,還要受到環保團體挑戰,加上政治化,猶如菜園村翻版。個人期望,如果國家能有一些在內地造地甚至撥地的利港政策,那才是真真正正解決深層次問題的良方。而這良方,正正是國家才有能力做到。
最後,在經濟方面,面對航空、旅遊、酒店、飲食、零售等行業的重挫,香港經濟必定進入蕭條。零三年我們引入了自由行,力谷香港經濟,非常有效。但今次這方法看來已未必有用,加上內地豪客來港的意欲經過去年已大大減退,到底還有甚麼方法挽救香港經濟,鎮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呢?我相信在原本的施政報告內是無計可施,唯有寄望「重做」後的施政報告能帶來一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