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日前宣布,容許銀行把按揭成數由七成放寬至八成,以協助那些用建築期付款的樓花買家完成交易,以免他們因樓價下跌,而無法借到原先預期的貸款金額,無法履行合約條款。
若然,銀行現在不這樣做的話,相信有相當一部分樓花買家會被逼撻定,可能令到本已十分低迷的地產市道雪上加霜。
事緣近年有不少樓花買家都選擇以建築期付款的方式入市。相對於另一種付款方法——即供分期而言,按建築期付款的好處是,不用在樓未有得住之前就開始供樓付利息;但壞處是,若果樓價下跌,到樓宇入伙要付樓價尾數時,銀行可以提供的貸款可能與原先估計的有差距,變成自己還得另籌現金去補差價。
譬如:有一個售價1,000萬元的單位,買家以建築期付款;方式是首期10%,另20%買家在建築期以每月1%付款,共付20個月。餘款70%,可在樓宇入伙時向銀行貸款,繳交給發展商。以當時的市況,銀行覺得借700萬沒有問題。可是,到樓宇入伙的時候,樓價比簽買賣合約的時候跌了15%。銀行只願意借850萬元的七成,而不是1,000萬元的七成,亦即是只肯借595萬元,而非700萬元。變成買家得另籌105萬元才能完成交易,否則就可能被逼撻定,導致損失慘重。
現在,金管局願意讓銀行借夠樓價的80%,亦即可借850萬元的八成,即680萬元。那跟原先預期可借約700萬元,只相差20萬元。買家自己籌到的機會就大很多。這樣,市場就可以避過一場撻定潮,樓價受到的衝擊就會小很多。
不過,社會上亦有人擔心,這種安排會令銀行蒙受更大的風險。金管局的責任是監管銀行做好風險管理,現在卻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在市道低迷的時候,推銀行去冒更大的風險。
問題是香港現時最大的風險是社會陷入通縮,而不是個別單位的借貸成數有沒有偏高。如果前者把控不住,後者監管得再好也得不償失。
美國在次按危機爆發後,聯儲局並沒有叫房利美與房地美等提供樓宇按揭公司借少一些錢,反而為他們接手了很多按揭債券,提供了更多的資金,讓他們可以繼續為房地產市場放水。
由此可見,金融管理不是收得愈緊愈好,而是有時要收,有時要放。美國矽谷銀行出事的時候,聯儲局就著令美國各大銀行放水,而不是收水。以香港目前的情況,若是不叫銀行放水,而是收水的話,社會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更大,銀行的損失亦會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