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1-09 06:00:00

長城上的大中國

分享:

看《長城》,看張藝謀如何看中國,看中國如何看世界。


八、九十年代荷李活電影充斥大美國主義。如今風水輪流轉,中國崛起,全世界買她怕,中國電影當然少不了那欲蓋彌彰的大中國角度。


在中國眼中,外國蠻夷,再了不起都好,不過是賊仔,覬覦我國偉大發明——火藥。無奈我國討厭蠻夷卻又偏偏要賣他們的帳,誰叫我們傾盡洪荒之力都消滅不了的怪獸,他竟然單憑一支弓箭就秒殺掉。


中國人需要蠻夷,卻看不起蠻夷。這些僱傭兵打仗都只是為了低層次的溫飽,打更多的仗是為了賺錢。但中國人打仗是為了信念,為國捐軀是因為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值得的東西。
故事裡反覆強調「信任」這個主題。於是你看到張藝謀手下,長城之上,那種超離地的信任關係。統帥死了,大隊毫無疑問就接受了新領導。


人人都是願意為大局犧牲的天使,將帥如此,連庶務房的小子也捨身為國。泱泱大國對小偷也特別包容,兵臨城下怕你受牽連,寧願慷慨讓你走,但求把歷史告知世人就是。最後連貪婪自私的蠻夷也被感動,一起抵禦外侮。


如果這些都是事實,賺人熱淚又有何難。但談信任,談真誠,談理想,對不起,現實的中國落差太大,自我感覺良好的洗腦與投射,勉強只像虛擬世界內打爆機的興奮。誰叫人物的造型(尤其女主角又實在充滿動漫的味道,加上在電腦特技下的人海戰術,官能刺激一絕,但我還是更愛漫天孔明燈在長城上空飄揚那哀怨的畫面。

adblk6


唯一驚喜,是麥廸文被放在古裝戲內,竟然絲毫沒有違和感。反而劉德華卻像個沒戲可演的花瓶。不過,花瓶還是要的。如果麥廸文賣荷李活;鹿晗賣韓國;彭于晏賣台灣;劉德華,反而是賣大中華。從市場角度看,豈能沒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