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09-13 04:30:40
日報

頌揚殘奧防自殺

分享:
自殺

頌揚殘奧防自殺

最近看見令人很不開心的新聞,十五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去年上升至十年新高,當中女性自殺率更上升了七點四倍。上一世紀七十年代,我採訪過很多青少年自殺的新聞,也做過一些預防的研究。如今,好像五十多年又來一個循環,不禁黯然神傷。

近日,我發覺有一種煥發青少年意志的方法,或可預防自殺傾向,就是欣賞殘奧運動會。各國運動員使盡渾身解數,不單為了奪標,同時為了戰勝困難和自己的殘疾。且看:

用腳射箭的運動員,可以百發百中,百步穿楊。

舉重的運動員,平躺舉起百多公斤的啞鈴槓桿,真是力拔山河氣蓋世。

無手的游泳運動員,有如浪裡飛魚水中箭。

撐着拐杖的乒乓球獨腳運動員,演活了現代鐵拐李。

輪椅上的劍擊運動員,劍鋒掀起劍風,男女各自威風。

輪椅上的籃球和羽毛球運動員,有如風火輪上的紅孩兒。

刀片人(一條腳駁上跑步器)跳遠發力時,腳下刀片有如例不虛發的小李飛刀。

刀片人跑步,可以接近十秒就跑完一百公尺,令常人羞愧。

失明運動員無論長跑或短跑,都是眼盲心亮,路向清晰,快步如飛。

adblk7

香港運動員也取得佳績的硬地滾球,好像地上桌球,以手代球棍,盡顯身殘腦不殘。

較少見的坐地排球,運動員有如老樹盤根,仍可千變萬化,攻守成軍。

失明或弱視運動員滾門球或踢足球,憑着順風耳,聽八方;球兒乖乖任驅使,不敢偷懶不敢藏。

我寧願看這些教人心弦震動的生命力,比奧運健兒來港表演花式好看得多。前者令我感到人的潛力、意志和鬥志何等重要,必須發掘,發揮和發揚。可是,港府買了轉播權,但有多少人對殘奧運動會珍而重之?傳媒直播或轉播用了多少時間?除了香港運動員參加的項目外,其他運動有多少進入香港人眼簾?殘奧閉幕後,只有香港電台三十二和三十六台重播精華片段,令我窮追不捨。

忽然想起,港府既然邀請奧運金牌得主來港表演,何不邀請殘奧金牌運動員來港?他們的故事肯定更動聽,奮鬥的精神肯定更感人。當他們來港時,再巧妙地帶出防自殺的信息,不是更自然和有效嗎?一句話,身殘心不殘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