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3-17 06:00:00

騎士團與羅德島

分享:
雙重內外連護城河的圍牆設計,騎士團以7,000兵力抵抗達10萬大軍達半年。

雙重內外連護城河的圍牆設計,騎士團以7,000兵力抵抗達10萬大軍達半年。

愛琴海中一小島,處在小亞細亞半島的東南方。古代商路由此經過,島上銅像曾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

離開羅馬,當然順道去附近地方。優先次序,當然要視乎廉航Ryanair。有一個小島感覺上總要一去,除了他是美麗的資源海岸,更重要感受一下城牆古樸。因在這裡,曾發生過幾段故事,何其可泣壯烈。

為義捨命,以寡敵眾
近代歷史由74年開講,小島被併入羅馬帝國,及後東西帝國分裂後,小島曾兩次短暫歸阿拉伯人,於1097年及1204年的第一及第四次的十字軍東征時,再被基督徒奪得。到1309年,Order of Knights of the Hospital of Saint John of Jerusalem「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為了教徒免受異教者攻擊,騎士團從剩下的東羅馬(即拜占庭帝國)手中獲取了該島及12群島部分島嶼,並阻止了穆斯林向東地中海地區的擴張。直到1522年,騎士團以7,000兵力抵抗達10萬島上土耳其軍半年不果,才協議撤出小島。戰爭歷史加上沿岸城牆及其中世紀建築,正是島嶼特色印記。不至於像香港的殖民記憶,回歸之後改得就改,拆得就拆,甚至挑戰「三權分立」。

軟件完備,硬件出眾
不難發現,她和同為小島的香港份外相似。由於曾為繁忙的商業中心,故其完善的海上法律更為羅馬帝國提供了先例參考。而其文學氣質和文化內涵,不愧為愛琴諸島中的明珠一顆。(講係咁講,但未睇過。)在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後,1947年小島才與其它群島被併入希臘版圖。
小島的象徵正是佔了半個市的「舊城區」,大型的鵝卵石路丶雙重內外連護城河的衛牆設計、不少歷史遺跡正等待修復。由Palace of the Grand Master of the Knights騎士長宮殿而改建的博物館,以及騎士大道等等,全部都是步行可到,不愧為世界遺產。餐館店舖融入舊城當中,沒有大媽跳舞,沒有高科技及噪音,那份簡單和寧靜的生活,互相尊重。於Ippokratous廣場買下皮革手工製品或是天然海綿,簡單的騎士正氣莊嚴氣息正正如此。

難敵天災,救傷援助
在前280至前226年,超過30米的太陽神銅像還豎立於小島上,被選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可惜地震之故而被毁。改變的不只小島面貌,因宗教改革之故,聖約翰騎士團一分為二,而英國一方的在19世紀演變為現今的St John Ambulance「聖約翰救傷隊」,而本來目的Defence of the faith and assistance to the suffering「守衛信仰,援助苦難!」,亦同樣有變。
使徒行傳記載使徒保羅第三次遠行宣教時到了該島轉船,而當時的「羅底」,即今名之Rhodes「羅德島」。

adblk6
古舊炮台和大圓石,相信已有六百年歷史 皮革手工製品和天然海綿,是羅德島的實用手信。 島上的士固定價格,想嘆的話記得選擇Benz E Class。 新城區地標Ippokratous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