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看到幾篇文章,《Vox》專訪《Vanishing New York》博客Jeremiah Moss,關注大城市小店的消失;《The Fashionista》報道街頭品牌向紐約唐人街尋求靈感;《StyleZeitgeist》(SZ)訪問全球第一位虛擬時裝設計師Misaki Van Kampen,旗下品牌叫The Culture Ltd.。
為地產項目服務
這幾篇文章有何共通之處?《Vanishing New York》的作者提供了一些背景。九十年代紐約Bleecker Street有好多不同類型小舖,由獨立書店、畫廊、古董店到性商店都有,自Marc Jacobs於01年決定大舉遷進,帶旺了整條街,接下來的十年,租金翻了幾番,小本經營的細舖負擔不起,唯有遷出(係咪好似曾相識?領展、舊區重建、活化乜活化物)。上個月,當地房地產巨頭Brookfield Properties掃落一大批貨(即係舖位)後,為startup品牌開pop-up店,美其名為創造一個「孵化器」(這幾年相當新興的名詞),孕育機會,讓初創企業成長,實質還是為地產項目服務,「搞旺個場」。
最後防線失守
另一邊廂,唐人街的「異國風情」及Bootleg文化重新進入潮童的視角,不只吸引大量街牌向其取靈感,連高檔牌子如Alexander Wang最新19春夏系列,亦向其他台灣美國人移民的根源作出致敬,系列中的flannel wool睡衣褲就清清楚楚印住「Chinatown」字樣。然而,唐人街的高檔化亦已避無可避。《Fashionista》訪問了紐約大學助理教授Diane Wong,唐人街是她過去8年來的研究項目之一,她表示,唐人街正受到新畫廊、高檔精品店和酒店一波波的衝擊。「有一種假設認為唐人街不會受影響,地產商喜歡使用The Last Frontier(最後防線)這個術語,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唐人街的居民現在面臨著大規模的流離失所和驅逐。」
向體制說不
然後就是SZ這篇訪問。是,Misaki Van Kampen是一個動漫角色,SZ的創辦人也是這篇訪問的作者Eugene Rabkin反問,既然可以有虛擬Influencer及歌星,為甚麼不能有虛擬時裝設計師?尤其IRL(In Real Life)的時裝創作總監也不一定懂得設計(you know who)。Misaki及她的品牌The Culture Ltd.開宗明義就是「Fxxk the System」,憑藉她的武士刀,Misaki大肆抨擊潮流,例如人們購買樂隊T恤,不是因為聽歌,而是因為Justin Bieber穿著而有樣學樣。她也學足Vetements及Off-White,專做連帽衞衣,印上「Fear of Originality」字樣,取笑購買的人,就像買Vetements連帽衫一樣愚蠢。她連真心喜歡的設計師也不放過,系列中有Rick Owens的全身枕頭和Raf Simons肖像毛氈等等。
弱化為消費者
這幾篇文章的共通點,就是我們活在一個由政府同商家聯手主宰的世界裡,將城市當正一間公司般經營及管理,追逐的是利潤,城市生活中的每個人,則通通由公民弱化為消費者。公民講求參與及充權,公民會反抗,消費者不會,消費者做甚麼?就是不斷消費。因此,小店消失不是我們多些幫襯就可以救得番,唐人街獨特的文化面貌,也不是一句保育就得以保留,而一窩蜂追買的hypebeast行為,更不會因為一個虛擬設計師出現而扭轉。
權力的幻覺
那麼可以怎樣?Jeremiah Moss說,批判性思維是第一步。對於我們這些關心環境、女性權益和消費等事情的人來說,可能以為自己已有足夠覺醒:幫襯小店、不盲目消費、出街會自備購物袋……但其實「我們並沒有充權,我們充滿的,是權力的幻覺(We have not been imbued with any power. We’ve been imbued with the illusion of power.)。」對我來說,是當頭棒喝,尤其我剛剛才為自己執了Céline(是Céline不是Celine)的平貨而沾沾自喜。Fxxk the System?從來都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