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平日閒暇,我帶著兩家長輩和兩個兒子到大埔慈山寺遊覽。既可圓長輩們的願望拜訪觀音像,也是兩代同堂的本地小旅行,欣賞大埔山水美景。而作為今次家庭小旅行的領隊,我特地為今次慈山之旅作了一些資料搜集,好讓家人參拜之餘,也提供多一點趣味和意義。
慈山寺的興建故事、寺內唐代建築美學、以至內裡的一草一木,都有很多故事值得細味。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進入山門後的歡喜地的兩棵樹。放眼看過去,東側的一棵自然生長,枝葉茂密;西側的另一棵修剪成盆景般優雅,從攝影角度而言,肯定是值得按下快門的一隅。這兩棵樹看起來截然不同,但實質卻同樣是羅漢松。我和孩子坐在庭園旁邊的走廊欣賞和討論,感悟這兩棵樹就像他們兩兄弟,本是同卵生,他們後天發展不同,具備不同性格,各有值得欣賞之處,但實質本為平等,並無高下。人就像樹一樣,只要健康茁壯便是好了。
另一個值得反思的是寺內的祈願方式。寺內以供水代替燒香,參學者在供水池用木勺裝水在小木砵中,走過百米大道,把木砵的水倒在觀音像前的水盂中。人總有很多願望,一個接一個的,可以無止無盡。水,既代表最清澈純淨的心念,也讓我們反省若要在所思所念中只取一瓢,當下對自己最重要的是甚麼。捧著一砵水,要安然走過百米,手要定,心要靜,觀水也觀心,專注當下,覺察自我,正正就是一個靜觀練習,讓我們找回內心平靜。
慈山一遊讓我們放慢腳步,在青山綠水的包圍下,在寧謐雅致的寺園遊覧,從細節中感受世界,反思人生,學習處世。即使撇開信仰角度,慈山寺也是值得一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