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03-05 06:00:00

跟婆婆 整茶粿

分享:

上周分享了牛潭尾社區發展計劃,今次向大家介紹圍仔村婆婆製作傳統小吃─茶粿和架究仔。坊間蒸製茶粿的簡易做法是用蕉葉墊底,不加太多水蒸,但皮的軟度不平均。圍仔村婆婆則以傳統古法做糕點:蒸糕布,連蒸糕布也是婆婆們專為救世軍縫製的。

 

婆婆教我們製作架究仔。

婆婆教我們製作架究仔。

蕉葉是早上摘的,首個任務是剪裁至合適形狀。

蕉葉是早上摘的,首個任務是剪裁至合適形狀。

牛潭尾又稱攸潭美,由幾條原居民村及非原居民村組成,其中攸潭美村是元朗面積最大的村落之一,至今仍保留農村面貌。潭,是指本身水源好,到處種滿稻米。昔日村民籌建小學時,為增添文雅氣息,以「攸美」取代「牛尾」,村名也因而改變。

今季的牛潭尾生活墟將於本月10及17日(周日)舉行,集農產、美食、導賞於一身。生活墟設鄉村食品工作坊,齊來學習製作花生鬆糕仔、蘿蔔茶粿、雞矢藤及艾葉餅等;也可參加攸潭美鄉村公眾導賞團,例如今昔鄉村故事團、有機蘑菇場,並可購買本地新鮮蔬菜、鄉村茶粿小食、蜜糖等,適合一家大小參與 (可到goo.gl/VVFoYQ報名)。
 

adblk6

全文:goo.gl/X84F2J
 

謙謙與Anton雞手鴨腳炒花生,婆婆忍不住出手。

謙謙與Anton雞手鴨腳炒花生,婆婆忍不住出手。

花生炒後要去衣。

花生炒後要去衣。

蒸糕布是婆婆們縫給救世軍用的。

蒸糕布是婆婆們縫給救世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