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是」在中國文化,由實體(壓歲錢)成功滲透著祝福。新年外,還有生日、新工……每天都收一封利是好嗎?
【一種祝福】
近年,坊間普及了一些詞彙:集氣、加持、發願、念力……這些都是當人自信心不夠時,人與人或自己對自己的一些鼓勵。具體的參與(直接協助解難)應該欠奉,但主觀情感上的效果卻非同小可。
例如:大家在社交平台上發一段集氣文,倘一天內竟有過百朋友點讚,打上正面的鼓勵;這跟沒甚麼人瀏覽,零點讚……大家認為兩者有分別嗎?
筆者年青時理性,自信心滿溢,很多事都認為「實力主導」、「成事在人」,別人不幫忙,乾脆自己完成便是……現在年長了才體會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人的層面,自信心不足,想有人認同,需要鼓勵,正常不過!有目標,作計劃,有同行者,就算最終未能成功,也經已賺到友情,也享受了過程。
【誰給我利是?】
如首段所述:想每天收到一封利是嗎?我猜大家的答案是:當然想!問題就是:有誰會待我這般好?又有恆心維持下去呢?
筆者剛完成了一個企業近70場的培訓,內容中,我引用了這例子:每位同事自己為自己預備一封利是,在上班前送給自己,感性上卻想像是:由最疼錫自己的長輩送贈的!
【幾點拆利是最聰明?】
如本段標題:利是應該何時拆,它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呢?
大部份女同事都認為應該放工前才拆,這樣,才能保障有最大快樂去迎接放工後的家庭生活;男同事方面,思路有些不同,他們認為在當天的工作中,最「頭痛」的時候才拆,這樣才能把利是的效益「極大化」;情況就如在電玩中的射擊遊戲,最危急時才發出「大彈」,整個畫面就能清空片刻,玩家就可貪圖片刻的寧靜!
筆者倒有別的睇法:就是在準備踏進辦公室之前拆。有些同事認為應該自私一點,利是的好處不應拱手相讓予公司;擔心利是提供的快樂堅持不到放工後的時間;這樣,收工後便失去快樂的保障了!筆者則認為「利是」不是一個「尿袋」(充電池),它不但不會越用越耗盡;反而,「利是」好像是混能車的系統,每當使用時,它會同步替自己「叉電」,所以,快樂的水平反而會越用越有。當大家想通這個道理,便沒理由不盡早啟動!仿照坊間的一則冷笑話:「早開早享受,遲開攞嚟受 (搵氣來受)!」
【甚麼型態?】
最後要交待的是:這種每天都為自己預準的利是,難道是找一個利是封,每天放100元進去,然後自己當天打開,把金額花掉,自我安慰一番?
周朗有一別開生面的提意:在我們手機內的音樂播放程式,開啟一條新的「播放清單」,然後大概存放6首心移的勵志歌曲在內。以5分鐘一首歌來計算,聽6首歌大約花上30分鐘;換句話說:只要在返工途中,啟動這「播放清單」,這就正是筆者本文所提及的「利是」了。
【利利是是】
今期推介的「每天播放清單『利是』」,除了在歌詞、旋律和意境中獲取到鼓勵;倘若歌曲是由親友轉發,這種憑歌寄意,不正正就是早段所提及的「集氣」和「加持」了麼?除了正因素,在返工途中聽歌,還可減少受到負因素的影響,例如:交通工具中由其他乘客發出的噪音(負面訊息);在此消彼長的雙重效應下,試問您的「發願」和「念力」又怎會微弱呢?
過去3期,都跟讀者交待過不同的「早一小時」或「遲一小時」返工/收工,今期其實是作個總結:
天天開開心心開工,次次利利是是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