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開震動全世界,在實體經濟上一定對香港以至全世界皆有幫助。但即使各大行對中港股樂觀,紛紛調升恒生指數目標價,慎防短期Crowded Trade,事關後續變化依然十分複雜,勿對短期資本市場走勢盲目樂觀。
早前偶遇中資投行大佬,他點出2003年和現在開關的明顯分別在於當年內地經濟發展處於高速增長期,加上大多只是第一次來香港。但反觀現在廿年過去,香港新鮮感欠奉,更遑論有部分商家可能需從香港沽售資產以解其本業的燃眉之急。所以在通關消息消化後,大家要小心buy on rumour sell on fact。復常之後,投資氣氛能否再提升才是關鍵所在,否則的話一輪價值回歸後,恐怕無以為繼,君不見過去廿年恒指估值持續壓縮,由最多廿倍縮至只得12倍。只可以講,未來需要更多催化劑。
短期內資產市場需觀看(1)中央有否大型剌激政策繼續谷經濟;(2)感染人數大增會否反而導致擔憂經濟活動不升反跌;(3)環球利率和通脹會否如預期般有向下;(4)中國復常後會否使能源價格和食品價格大幅上升;(5)Risk Free Rate由近零升至4厘,隨後可能更高(筆者認為最高會超6厘),人人都要求更高回報率,資產估值會否愈來愈波動。
筆者亦時刻關注中國人民銀行政策,如人行對市場的回購(repo)總量,是投放或抽取流動性。過年前到現在,短短數天,5年回購利率已下降6個基點,顯示市場偏向認為內地利率走勢還是偏向寬鬆。執筆當天,央媽減少逆回購,從市場回收超過三千億元人民幣資金,究竟是為續做本月17日7千億MLF(中期融資措施)抑或降準減息而鋪路,對行內來說,這是透視人行貨幣政策的風向雞。作為投資者,you should not fight PBoC. You should join them,往後需更密切關注宏觀市場對股市的影響。
3至4厘無風險利率是新常態,往後牛頭角順嫂需要密切留意各大銀行定期存款嘅息率走勢之餘,更要提醒任職金融才俊細姪們,升息持續之下高估值科技及新經濟股可以少沾手。往後大家衣食住行炒股旅行都要望實外匯息口,買樓再唔係好似大孖沙們話齋「自住供得起就無問題」。如果自問有時間常做功課,只要管好紀律,有序地去設定和執行計劃,望實外匯利率下,短炒長揸都大有可為。
作者跑遍各大炒房,遊歷世界各地交易枱,堅信「錯view好過無view,止蝕要快過收水。升市跌市都大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