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續走下坡,樓市能否獨善其身,仍屬未知數;但近日市場不斷「爆出」多宗涉及假業主「行騙」個案,中招人士不單單是業主及賣家,還涉及不少相關行業人士。
市場眾說紛紜,筆者聽到多個版本,其中有假業主不是騙取買家支付的「大、細訂金」,而是涉事單位正式易手,其所騙得的款項是扣除物業買入價與銀行貸款後所餘金額;若然故事屬實,真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假業主更被指是有備而來,先在土地註冊處來個單位已出租登記,成為「無得睇樓」的有力證明;行內流傳假業主一直未有提供「實物」身份證供地產代理及律師樓查閱,如此身份成疑,亦能成功將單位轉讓,哪能不叫人覺得「匪夷所思」。 作者為本報地產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