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貫集團指,除了繼續將資源放在香港、澳門和中國內地的發展外,亦持續加強發展東南亞市場。(網上圖片)
上周五公布業績的滿貫集團(3390),由於驟眼看全年溢利大幅下跌,令股價周一曾低見3.38元,其後發現是因為集團於2023年出售專營內地電商及分銷業務的CWA集團51%股份,獲得一次性收入,而2024年則缺少一次性收入;而經調整溢利超過4600萬港元,股價立即獲買盤吸納,周二更一度升至3.77元,其後在全日低位3.53元收市。
業績顯示,於2024年財政年度,滿貫錄得收入約8.76億元;全年淨溢利約600萬元,經調整淨溢利4,645萬元,EBITDA約4,190萬元。收入及淨溢利相對2023年財年下降,主因2023年財政年度確認出售CWA 51%股權的一次性1.87億元收益及出售一間合資企業的收益1,000萬元;另外,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增加了2,060萬元,而2023年財政年度是140萬元;以及出售CWA令該部分的淨溢利不再計入2024業績,只以權益法分佔CWA作為聯營公司49%的業績。
值得留意,公告中提到調整非現金性質及非指標性營運表現項目後的經調整淨溢利約4,645萬元,而按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年內溢利計算,集團EBITDA約4,190萬元,這兩項數據均顯示集團經營效率不俗。
公告提到,集團打入東南亞藍海市場,東南亞分銷表現持續強勁,銷售額達到7,730萬元,按年大幅上升63.5%;新加坡分銷銷售額從約4,180萬元,上升至約6,560萬元,增幅達56.9%;而馬來西亞的分銷銷售額亦由約550萬元增至約960萬元,增幅高達74.4%。此外,泰國為新開發市場,產生210萬元分銷銷售額,而2023年財政年度並未有此數據。
滿貫強調,除了繼續將資源放在香港、澳門和中國內地的發展外,亦持續加強發展東南亞市場。
東南亞市場龐大,華人人口佔比不小,對有信譽的保健產品及中成藥需求殷切。集團陸續將不少國際及本地知名品牌出海東南亞。除了繼續加強星馬地區的銷售之外,集團亦已積極部署在其他已設立據點的東南亞國家開展銷售業務。
泰國已於年內開始錄得收入,預期當地分銷銷售額於2025年財政年度將會倍數式增長;而柬埔寨及越南亦將於2025年財政年度開始錄得收入,滿貫加大東南亞市場的推進及佔比,令集團收入更多元,減低風險,值得投資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