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複雜多變的社會問題,往往不是只有政府部門就能夠輕鬆處理,民間組織現有資源以及靈活變通,往往能夠快速有效處理問題,尤其是商界是香港發展經濟的主要動力,在解決房屋問題上應該能夠扮演積極主動的角色。長江和記實業(001)上星期申請青衣聯合船塢改建,提供約1.5萬個單位,將會是最新的範式例子。
市場對公私營住宅的需求殷切,各方關心香港未來的機構也積極出謀獻策,長和持有的聯合船塢集團(下稱申請方)向城規會提出修訂大綱圖,建議於青衣的香港聯合船塢,連同北面政府土地,一併改變用途為大型綜合私人住宅及公共房屋發展,預計一共可以提供15,075個住宅單位。這種積極主動提出增加房屋供應的方案,可謂近年少見。
翻查計劃內容的資料,建議將青衣西部、位於西草灣路的香港聯合船塢,連同其以北已經閒置多年的政府土地發展公私營住宅,並設有遊艇俱樂部和社區設施。這樣既能夠增加公共房屋的供應,同時也使用靈活有效率的市場力量提供私人樓宇。
現向城規會遞交申請,只是整個構思計劃的第一步,還需要更多社會資源和支持推進計劃,及早提供房屋。習近平主席在去年香港回歸25周年來香港的時候,就提出政府有為也需要善用市場力量,這正正是考驗能否實踐這個理想的時候。
政府每年批出土地予私人興建房屋數量大概一萬三千,是項計劃一次過就有逾萬伙私人單位,再加四千七百個公營房屋單位,幫助很大。再加上與船塢相連的政府土地閒置多年,是項計劃能令這塊地翻生。一次就有過萬個私人單位供應,比其他填海收地等具爭議的方法簡單,亦減少社會爭拗矛盾。相比明日大嶼方案,此計劃明顯省時省錢。
歷史上,擁有該船塢用地的聯合船塢集團,於1972年由香港黃埔船塢與太古船塢及機器合併而成立。他們早就有發展紅磡黃埔花園的經驗,筆者3年前開始在位於黃埔花園的新城電台擔任晨早時事財經節目主持,才發現黃埔花園的規劃設計十分先進,既有四通八達的地下設施,又有和黃公園和海濱規劃。這次幾十年後再次發展大型社區,相信更加能夠引入更多社區需要的持續發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