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3-01-27 04:29:40
日報

槍擊案報道的供與求

分享:
槍擊案報道的供與求

槍擊案報道的供與求

同樣是送虎迎兔,在太平洋兩岸的農曆新年的氣氛可說是天與地。這邊廂在香港和內地,送走虎年的同時大家亦對清零政策說再見;然而那邊廂在美國,迎接兔年的頭幾天,我們就遇上兩單總共有接近20人犧牲的槍擊案,其中一單更是發生在亞洲人為大多數的社區,而兩單的槍手同是亞洲人。

在美國,大型槍擊案(即mass shooting,有組織定義為有四人或以上死亡的槍擊案)並不是始於今日。根據一個專門收集槍擊案數據的網站,美國的大型槍擊案有上升的趨勢:在2014年,當地有不到300宗大型槍擊案,但上年(2022年)有關數字上升超過一倍達647宗。

為甚麼會這樣?有人認為新冠疫情下不同程度的封控措施,令很多(尤其是低下階層)人心理不平衡是其中一個原因。的確,從數據看,疫情發生前的一年(2019年)美國「只有」417宗大型槍擊案,而數字在之後一年(2020年)即大幅上升至610宗!

然而,即使在疫情之前,當地的大型槍擊案仍然有上升的趨勢,有不少人就認為這是由於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媒體的影響力愈來愈大,而在大數據分析的幫助下它們亦更有能力調整有關的報道方向和用字,令這些槍擊案的報道更負面和更煽動性,間接催生更多同類型的槍擊案。

adblk7

最近有一位經濟學博士生的博士論文,就收集了近年美國大型槍擊案以及有關報道的數據,他的分析發現如果案件種族、宗教或性別仇恨,報紙的報道會更多,而且會更集中描述槍手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在這類「煽動性」的報道出街後,研究發現針對同類界別的大型槍擊案再發生的機會率亦有所上升!

這是否代表禁止傳媒「煽動式」報道大型槍擊案是解決方案?正如很多公共政策,其成效如何很多時都取決於要問題本身背後的供求。在研究裡,該博士生就發現這類更「深入」和「煽動性」的報道平均會引來更高的點擊率,證明這類「煽動性」的報道本身是有一定的市場。換句話說,單單是禁止傳媒「煽動式」報道很可能只會治標不治本。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