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住宅樓價續往下調整,要跌至哪個低位才會出現支持點,還需看本港經濟表現;至於新盤方面,發展商至今仍只是加快推盤步伐,以回贈及加佣等,避免減價戰展開;若經濟續放緩,真正的樓市角力才會正式展開。
港商有實力,過往在樓市低迷時,曾出現互相劈價求售,來個財力較勁;但今天減價仍未必能穩勝,因除港商外,來自「四方八面」的競爭者均加入角力戰,如內地發展商攻港搶地,出價當然高於港商才能成功奪地。
此外,不容忽視的,是每月或多或少,也有數個海外樓盤來港推銷,這些項目因價格質素差距甚大,正好迎合不同買家的需要,故就算港樓賣得差,也不代表港人投入房地產的資金減少,這是市場需要擔心或注意的。
加上港人早被洗腦,買樓投資回報高;現時政治爭吵又見激烈,投資海外物業或成另一出路,而港人會否又出現「97問題」後,新一輪移民潮,仍是未知數。
過往港人的海外投資,多是選擇內地,但現時單是東南亞地區,就有台灣、新加坡、泰國及柬埔寨等地區可供選擇,加上美國、加拿大、澳洲及英國等地,都是海外熱門投資地點,故港商要搶港客入市,競爭對手只會有增無減。
作者為本報地產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