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國際演出吸引了來自亞洲各地的粉絲,使香港成為音樂愛好者的聚腳地。(資料圖片)
香港一直是東西方文化匯聚的活力之都,近幾個月來,更已蛻變為一個蓬勃的亞洲現場音樂新聖地。街上到處都是熱鬧的演唱會宣傳,從國際巨星Coldplay到本地粵語流行音樂偶像如謝霆鋒等,都是一票難求的。演唱會不僅為樂迷帶來娛樂,還推動經濟,這種經濟遠遠超出了演唱會場地本身,遍及這城市經濟的每個角落。
這場演唱會熱潮的影響力或許在旅遊業最為明顯。大型國際演出吸引了來自亞洲各地的粉絲,使香港成為音樂愛好者的聚腳地。像Coldplay或Ed Sheeran等全球巨星登台表演時,來自內地、台灣、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粉絲就會湧入本港,進而預訂酒店、擠滿餐廳、購物區等。香港旅遊發展局注意到了這一點,積極推廣香港成為活動旅遊的首選目的地。連鎖反應是不可否認的,演唱會場地附近的酒店在演出當晚幾乎全部入住,周邊地區的企業銷售額也明顯上升。
在幕後,演唱會經濟支持著各類工種,從活動主辦和音響工程師到保安人員和營銷專業人員。對於創意和物流行業的自由工作者和中小企來說,演唱會業蓬勃為他們帶來了收入和機遇。除了旅遊業,演唱會經濟也為香港的零售和餐飲業注入新力量。當知名藝術家表演時,像香港紅墈體育館或中環海濱等場館周圍的街道都擠滿渴望融入氛圍的粉絲。餐廳排起了長隊,便利店的深夜零食銷量激增,酒吧擠滿了重溫當晚精彩時刻的演唱會觀眾。從螢光棒到藝人品牌服飾的限量商品被搶購一空,為供應商創造了一個利潤豐厚的收入。甚至也惠及公共交通服務,港鐵列車運行時間延長,Uber等應用程式也實施動態定價來滿足需求。
旅行社和線上平台迅速利用了這趨勢,為海外粉絲提供量身定制的演唱會和酒店套餐。Klook 和KKDay等公司現在與主辦單位合作推出獨家優惠,讓國際遊客更容易根據演唱會日期來規劃行程。這些套餐通常包括VIP特權,例如見面機會或優等座位,為日益增長的演唱會經濟增添另一層意義。
然而,這股潮流也並非沒有挑戰。黃牛轉售仍然是一個持續的問題,重新出售的門票有機會是原價的十倍。儘管政府已採取措施打擊轉售,執行仍然是一場艱難的鬥爭。與此同時,場地租金的上升已經推高了門票價格,引發了對普通粉絲可負擔性的擔憂。若然不加以控制,這些趨勢可能會降低演唱會的優勢和有機會帶來的經濟效益。
香港有潛力鞏固其作為亞洲首屈一指的演唱會舉辦地。憑藉世界一流的場館、無縫的交通連接,以及舉辦頂級活動的聲譽,讓本港有潛力與新加坡和東京等競爭。然而,為了保持這勢頭,關鍵問題如確保公平的購票渠道、擴大場地選擇,以及採用數碼票務和虛擬排隊系統等都必須獲得正視和解決。
本港的演唱會經濟不僅是一種曇花一現的潮流,它更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著旅遊、零售和夜間經濟。這證明音樂具有將人們拉近在一起並促進經濟增長的獨特能力。隨著本港繼續舉辦世界級演出,這股演唱會熱潮好像還沒有放緩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