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亂世之中,信仰往往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和避風港。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這並不難理解:在不確定性增加時,信仰就像一種心理保險。當社會動盪、經濟不穩時,宗教信仰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框架,讓人們找到心靈的安慰和安全感,就像保險一樣,幫助他們在面對未知時仍能保持平靜。
這種現象古今皆然,例如中世紀歐洲黑死病肆虐期間,許多人加入了「鞭打者」(Flagellant)運動,這是一群虔誠的基督徒,他們通過自我鞭打來懺悔和祈求上帝的憐憫。這些「鞭打者」行走於城市鄉村之間,唱著讚美詩,吸引了大批民眾的參與和支持。這個運動雖然在某些地方被教會取締,但它生動地反映了在亂世中,信仰如何成為人們心靈的避難所。畢竟,當現實世界讓人無所適從時,心靈上的安慰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
又例如今日的香港,十年來我們經歷過兩次大型的社會運動及一場疫症,本地經濟正處低潮,無論政治立場是藍是黃,不少香港人對前景都感到徬徨。所以很多人(無論是留低的還是已移民的)都在尋找精神寄託和避風港。與古時不同,現代人較少尋求宗教信仰,更多是向KOL問道。這些KOL散落在YouTube和Patreon上面,有的仍然扎根香港,更多的早已「逃難」外國,他們有的對「新香港」 歌功頌德 ,有的則不斷說現在已是「西升東降」。雖然有些KOL不斷被打壓,但他們不少「信徒」的「信仰」反而更加堅定。畢竟,當一個地方的前景充滿不確定因素時,心靈上的安慰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
又或者,生於亂世,有種信仰就叫做KOL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