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萬達商業評級降至垃圾級別,前景續為負面。標普補充一句,萬達回A前景不明朗,若6至12個月內未能實現,評級或要再下調。按之前私有化時向預先定向集資的一班投資者承諾,萬達最遲要在明年8月落實回歸A股,否則單是賠息所牽涉金額已相當可觀。奈何,萬達即使早前揚言出售大量項目是為加快回A股而鋪路,惟它們在中證監處理上市審批的排名次序,卻已愈排愈後,最新排位已降至第59位。
似乎,萬達問題已可能超出純商業考慮,最快或要待十九大後,才有定奪。某程度上,萬達目前處境,其實也是部分內房企業要隨時面對的寫照。高負債、高槓桿、多收購,最後在政策上賭輸,或再說得白一點,政治上可能買錯邊,那管是樓市持續交投暢旺,要出問題的,總會有浮現的一天。
《華爾街日報》早前做了個統計,即使內房股今年是欣欣向榮,但負債比率下降後,也談不上屬健康水平。內房股今年債券到期規模約為210億美元,明年增至346億美元,2019年則達640億美元,較今年多出兩倍以上。
無疑,股價走勢扭轉市場預期,今年內地樓市表現,令對內房股持審慎態度的投資者及分析界,錯得有證有據。儘管分析員對內房的前景,勾劃得何等壯觀,但說穿了,大部分都是叫市場買一個更中長期的概念,但從短線看,明年又如何?多隻內房銷售目標加起來,今年其實已變相消耗數以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計購買力,明年還再有為數達數萬億元購買力注入樓市嗎?當然純粹樂觀看,汽車市場經過去年大豐收後,今年比預期來得要好,中國人購買力可能的確被大幅低估。
樓市限售、限價政策,短期是沒有放鬆空間,除非內房真的出現問題,甚至有骨牌效應,又或經濟轉差。剩下來最能左右樓市的,假設需求不變,就是資金。中國人民銀行曾高調提及要嚴禁消費信貸進入樓市,內地沒有一個官方統計,只簡單說為數以千億計。但據媒體及券商數字,今年3月起,消費類異常信貸已滾存達六至七千億元,其實很多銀行都已停止常規樓按貸款。問題更需正視在於申請消費類貸款頗容易,簡單上網,以及可先還息後還本,一旦樓市有何差池,問題就更大。
其實內地各行各業都呈一定程度洗牌,包括權力、資金,都被重新配置。以當局今年處理企業問題來看,行業可續風平浪靜,但不代表企業本身可絕對受惠。中央政策目標是穩定、增長及有絕對主導性,內房中,最多來自民企,如買行業整合與大洗牌,筆者仍相信屬央企級才是最具備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