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9-02-04 06:00:00

變招繼續博

分享:

港股及美股上周五均明顯出現板塊輪動的情況,市場指數開始要回氣,一線股有獲利回吐,由二線頭股份頂上。風險胃納依然不錯,可是應對策略要改成炒股不炒市,再難用指數產品去爭取超額回報。即使繼續是拾級而上,可是反覆整固的過程,會隨著位高勢危的感覺加深,變得愈來愈難駕馭,而戰戰兢兢搶雞胡,從來不是好辦法。

內地股市上周五造好,其中創業板指數飆升3.5%。      (資料圖片)

內地股市上周五造好,其中創業板指數飆升3.5%。 (資料圖片)

自己已經大幅降低衍生工具的比重,改為以孖展借貸買正股代替,整體槓桿則減少。雲計算及5G概念股外,亦有根據一些微趨勢來部署,希望透過選股來爭取回報。這種打法的最大缺點,是萬一市況逆轉,很難急速撤退。不過1月份算是豐收,追回頗多失地,有條件繼續博。沒有一套打法面面俱圓,要進攻必然要露出罩門,牌面吸引又可以承擔風險,便不怕去馬。


A股是今次出擊目標之一,上周中前段被連綿不斷的商譽減值消息衝擊,應該已打好底子。難得年關在即,上周五創業板股份居然大反撲,技術走勢相當對辦。之前中國人民銀行推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放水,以及中證監換帥,應該都是利好,只是A股積弱太久,即時沒有太大反應。當升勢啟動,是有機會牽動好友情緒,出現上升漩渦。


主力增加二線頭股份及博A股,都是傳統炒落後招式,先決條件是市場要保持貪婪。暫時形勢有利,普羅大眾未必感受到,可能還是一路等股災,可是以恒指為例,距離去年起步位只是相差約二千點,連同股息只差不夠五個巴仙便收復失地,加上踏入新一年就要重新計數,職業基金經理應該有頗大壓力要交表現。推高非指數股,或者參與其他市場,始終是追趕相對表現的最佳方法。


去年同樣是一月大升,2月卻開始埋下逆轉伏綫,當然應該要擔心歷史重演。這種審慎心理,很可能反而令市況相對安全,所以自己反其道而行,變招繼續博。不過就會引入時間限制管理風險,以兩個星期為限,無論勝負都應該會重新降低持倉。升勢尾段追落後,始終是其中一個常見陷阱,A股過去多年紀錄太花,很難有信心長揸。


值得慶幸是1月有份贏,因此有條件繼續博,否則更綁手綁腳。當日雖然捱打,但一方面損失從來未有超出大隊,另一方面亦沒有過分悲觀,真的多得幸運之神眷顧。  
作者為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