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躺平主義」在內地興起,源於4月17日百度的一則帖文:「躺平就是我的智者運動。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躺平主義的主調是「不工作、不買樓、不結婚、不生小孩、不消費」、「維持最低的生活水準,拒絕成為別人賺錢的工具與剝削的奴隸。」
這種心態十多年前在日本已經出現了!日本著名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曾著《低慾望社會》一書,描述日本年輕一代為了避免辦公室政治、下班後的應酬、無限的加班,改為御宅族,只蹲在家中工作,或只找便利店兼職等非正式的簡單工作。由於只能賺取微薄的收入,唯有減低自己的慾望,以減低消費!
日本經濟隨著九十年代泡沫經濟崩潰進入漫長的調整期,人口又不斷老化,對此種消極文化,並沒有對社會帶來重大衝擊!相反,國內政府及普羅大眾,正為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不斷努力!這種躺平主義的出現,對經濟增長、社會脫貧,都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官方口徑及主流媒體也對「躺平」展開了批判!
至於香港,年輕人想「躺平」也不輕易。除非父母提供居所住在家裡。否則,單單居住支出,已令你必須努力工作!所以,最低限度是中產之家,才有資格「躺平」。有父母經濟上支持,年輕人又似乎不用真正降低慾望,也不是真真正正的「躺平」一族,反而更像「啃老族」多一點。
在香港,有些年輕人在輪候公屋時,其行為卻與「躺平」一族接近。為了保持收入低於限額,減少工作,降低收入,維持低消費!不過,其行為也許不是消極,只是積極地解決住屋問題!所以「躺平」地輪候公屋,究竟是積極?還是消極?一時也說不清楚!這可能是香港獨有的怪現象。
作者為世紀21奇豐物業顧問行主席及行政總裁
文章轉載自「AM地產」facebook:
http://bit.ly/2wls4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