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17年,美國、中國和歐元區等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指標均有轉強跡象,但去年面對的不明朗因素未消除,如環球各地民粹主義及「去全球化」潛在影響、法國及德國大選、英國脫歐進展及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和美國債務上限憂慮重臨等,均或在今年影響市況,不時為市場帶來波動。但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經驗揭示與政局有關「黑天鵝」衝擊未必為市場帶來嚴重破壞。
隨着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及油價在油組達成減產協議後續回穩,持續多年的通縮憂慮正被通貨再膨脹預期取代,通脹壓力或令聯儲局緊縮周期略較之前市場認為的進取。這從聯儲局在去年12月議息會議中把對今年加息次數預測由兩次增至三次可見一斑。
鑑於通脹大環境對政府債券不利,從長期觀點來看,在一籃子不同資產類別中,我們續看好風險資產包括股票,尤其是歐洲、日本及具強韌宏觀基本因素的個別新興市場及亞洲股票市場,以及新興市場本幣債券。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