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威爾認為美國關稅所引發的通脹只是過渡性。(資料圖片)
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預料會刺激今年通脹多少個百分點?
師傅教落,利率是宏觀經濟中最重要的價格,而美國聯儲局今年的減息步伐,將影響全球息口走勢以至增長速度。然而,行外人有所不知,加價還加價,通脹還通脹,兩回事嚟嘅。通脹的定義,是基於一個有時間性的通脹率,而這個百分率不是一次過就停頓下來的。因為這樣的通脹概念包含著人們對通脹率的預期,預期物價會一升再升,所以才會影響我們的投資或消費行為。試想一下,假若我們明早起來發覺所有物價無緣無故地上升了一倍,這不是通脹。於是,有師公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名言:「通脹何時何地都是一個貨幣現象。」但假如關稅與貨幣供應沒有直接關係,加關稅為甚麼會刺激通脹呢?
另一方面,根據經濟學上的所謂「機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周期」,政府會試圖以其影響力去平衡通脹和失業,尤其在一些中央銀行缺乏獨立性的國家,我們往往發現選舉前的貨幣供應及選舉後的通脹有加速增長的過渡性現象。儘管聯儲局的獨立性少有被質疑,半個世紀前的「聯儲門」(Fedgate)事件提醒大家,尼克遜總統在選舉前夕曾向聯儲局主席兼著名學者伯恩斯(Arthur Burns)施壓,逼他透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半個世紀後的特朗普與鮑威爾會否重演「聯儲門」,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會否刺激通脹成為討論焦點。Grok的答案沒有太多經濟內容:「特朗普關稅戰預料會在2025年將通脹率推升約0.5至2個百分點,但這只是初步估計,實際影響還須觀察政策執行細節和全球經濟的反饋。」我想補充的,是一次過加上去的關稅,會抬高價格但不會刺激通脹。除非關稅是在數以年計的時間內逐步逐步增加,通脹預期才會慢慢地形成,這亦解釋到鮑威爾為甚麼說關稅所引發的通脹傾向是過渡性(transitory)的,而過渡性的通脹,不應該對美國的減息步伐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