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環保意識抬頭下,全球各地政府所推出的電動車補貼計劃甚至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政策,促使眾汽車品牌紛紛把目光聚焦到電動車市場。根據艾爾西汽車市場諮詢公司(LMC Automotive)與電動汽車數據庫(EV-Volumes)網站初步研究顯示,去年全球純電動車銷量總計約780萬輛,按年增68%,市佔率更首度增至約10%,可見大眾在環保意識提高及油價高企令開車成本大增的前提下,對電動車的需求愈見殷切。
在香港,政府各項政策的推動,令電動私家車數目大升,截至今年1月底,本港整體電動車數目約49,005輛,佔所有車輛總數約5.3%。按現時數字推算,本港電動私家車數目在2025年可達約8萬輛,可見未來將以倍速增長。
電動車在道路上能有效減少碳排放自然不容置疑,然而,坊間對電動車是否真的環保則存在爭議,主要原因集中在其生產過程上。由於電動車在汽車車身以至電池製造上,甚至開採金屬原料過程,仍須消耗大量能源,加上電動車本身屬較新技術,並沒有適用於全球行業標準,能否有效利用能源效益,便需要看電動車製造廠所採用的能源以及當地的能源政策。
為此,部分汽車品牌亦開始在電動車的製造過程定下明確指引,如要求電池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只能使用太陽能及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電池所需的能量。
雖然目前技術下,生產電動車仍未能完全做到零排放,但國際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報告顯示,電動車在其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平均為傳統汽車的一半,若使用低碳電力來充電,則可更進一步減少25%的碳排放。
如今,各地政府已逐漸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擴大使用可再生能源,致力打造更潔淨的供電網絡,加上製造商亦積極研究替代貴金屬的原材料,大大降低開採時所消耗的電能,有助進一步降低製造電池可能造成的負面效益,再配合舊電池和車身等整體回收方案,相信電動車未來能實現真正環保——
「循環再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