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夫婦是會計師,家中有女初長成,在父母耳濡目染下,大學選修了會計科,日後畢業從事核數或會計,何其順理成章。世事無絕對,於今年暑假,世姪女到某大會計師行實習,體驗過後就嚇怕了,認為無法適應無盡的加班和追死線的壓力,故此決定及早抽身另覓去路,據說大部分同期的實習生也有相同想法。轉甚麼好?同儕一致認為銀行最好,好友夫婦唯有為她四處張羅,為求尋得在銀行的實習機會。
早在十幾年前開始寫文章時,瓜瓜就已經屢批行內的加班文化。稱之為「文化」而不是「問題」,皆因當年行內人不覺得是問題,普遍認為「食得鹹魚抵得渴」,適應不了就不要入行云云。這下可好,終於嚇怕了新一代不敢入行。
從不少會計師口中得知,近年請人愈來愈難,新人不肯入行,願意入行的又全都被大行搶去,中小型行就更見艱難。核數的人力市場如是,商界會計的情況一樣慘。
在商界,會計屬於成本中心,寫字樓和人力成本不菲。記得當年還是在學,某年到某港企打暑期工,眼見會計部佔了整個樓層,一望無際黑壓壓的人海,把當年的小瓜瓜嚇呆。不過,早在20幾年前,不少在內地設有業務的公司,已經將會計等成本中心為主的部門遷往內地,香港只留下幾個人負責財報編製和出納等工作。
其實有數得計,就以人力成本為例,在香港請位初級會計,萬幾蚊跑不了,但相同成本在內地可以聘請兩、三個。現在香港請人艱難,加上會計準則一體化以及電子支付普及,會計部門會不會進一步遷移,實在難說。
這種企業的營運模式,至今已發展成「共享服務中心(Shared Services Center)」,向企業內部其他子公司提供會計、人力資源、資訊科技等服務。例如有香港銀行將客戶電話服務中心設在廣州就是一例。此外,共享服務中心的地點也不限於內地,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澳洲等地,都是亞太區內的熱門選擇。特別是印度,電話服務中心已發展成一門成熟的產業。
職位因共享服務而遷移,新人又不願入行,本地會計行業前景會變差嗎?這又未必。首先,共享服務中心提供的會計服務大多是基礎功能,例如簿記,正好舒緩本地初級會計人員供應緊張的問題。雖然有些企業將較知識型的會計功能如稅務計劃、資金管理等放到共享服務,但關鍵功能如財報編製、預算分析,以及整體管理如制定政策等,大多仍留在香港。此外,會計師好歹也是一門專業,職業階梯清晰,始終有新人願意入行,只是數量不似從前那麼氾濫而已。
純粹個人看法,所謂有危自有機,共享模式反而造就了本地會計行業精英化。再者,外資企業一向都喜歡在港設立區域總部,用以管理亞洲區內的業務,當中財務管理是重要一環。只要這個優勢能得以鞏固,會計師行業仍是大有可為。所以,會計技術要掂、語文要好、溝通能力和執行能力強,就是當今會計師的基本條件。不論新人或舊人,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