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馬士梅拿
十多年前當湯馬士梅拿(Thomas Müller)炙手可熱之時,經常傳出大球會對他有意,這很正常。但一段時間過後,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幸好他從來沒有轉會,這個人是完全屬於拜仁慕尼黑,至少是屬於德甲的……
2014年世界盃後,亨利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有過這樣的回應,大意是:「對小孩子們來說,別去學美斯和C朗拿度,因為他倆的天賦是不可多得、是怪胎,是學不到的,應該去學習梅拿(其實亨利也有提到列貝利)怎麼踢球。」雖然這番話來自當年亨利率領全美職明星隊對拜仁慕尼黑的一場季前熱身賽的時候,不論是否作出恭維說話,但對梅拿,這可能是最一針見血的定位,不是指梅拿沒有天賦,但他又很難以我們慣常介定天賦的標準去作評價。
多年以來各界也有不少分析這位如斯獨特的球星。梅拿的傳送功架全面,既可作出長距離越過頭頂的傳送、禁區中央內外位置「手術刀式」一腳傳球,亦有急勁邊線傳中;攻門方面有後上頭球入楔、有重炮射門,也有不少捕捉「第二點」起腳;「執雞」次數也多,甚至乎接應長傳單刀射門。可是他欠缺「一對一」的盤扭、腳下功夫欠缺細膩、長時間持球推進能力不足,但他仍足以令對手畏懼,因為他近乎「無路可捉」……

湯馬士梅拿贏盡大小獎盃。
梅拿的「細膩」,是在於他的頭腦。梅拿身高1米86,體格偏瘦,但對抗能力不差,彈跳能力極佳,速度也都不錯,左右腳比較均衡,但他又很少依仗身體優勢;一方面,他洞察力很强,對整個場上的每一點變化都能迅速捕捉,雖然他無法做到那些技藝大師的控球及傳送,但往往能夠跑到最適合的位置接應,又能在第一時間恰當的傳出去。他這種表現又足夠穩定,「觀察力」方面是「世界級」的,所以造就到他擁有playmaker們也未必能製造到的助攻數字——迄今為止球會已達226次,國家隊也有26次!另一方面,他對對方的漏洞觀察也甚為敏銳,往往能用最簡單的方式、最適當的時機插上射門取得入球;你會看到更多他門前連跌帶射將皮球「撞入」網窩,驚天射門不多,反而會暗嘆何以他總出現在可以那麼從容起腳的位置……記得13/14球季一場對多蒙特的比賽,他如何在前場接應隊友秘魯國腳比沙路的斜線傳向前推進時,受到對方國腳守將舒姆沙從後追趕力壓下最後推過門將射入空門。如果作為一名頂級射手這絕不奇怪,但梅拿的速度其實是越放越慢,可是他心理質素實在太過穩定,他就這樣在速度變慢兼利用身位頂實對手,令對方無計可施;老實說如稍為急躁一點,最後能否起腳也成疑問!
球會+國家隊的入球及助攻數字加起來超過290個及250次,這兩項數據是如此均等。但有一個比較尷尬的事實,梅拿需要一個正前鋒才能發揮作用,例如在德國國家隊,當高路斯、馬里奧高美斯等退下來後,他的表現也連帶失色;在拜仁,過去也有利雲度夫斯基,這名波蘭前鋒離開後,也有卓普慕亭支撐,但連他也受傷了,發現梅拿可以做到的又不太多……首先他這樣的踢法是要高度的專注配合不停的跑動,但年齡漸長,體能自然有所下降。加上有實力的球隊近年都採用控球模式,相對其他球隊在防務上將空間壓縮得更緊密,梅拿的入楔空間少了,更不容易找到隊友、牽扯作用也隨著體能下滑而作用減少,甚至甘美治或曾經的艾簡達拉又佔據了很多主動用球的權利。這個時候,就算有哈利卡尼來投,也有時機偏差的問題,加上卡尼也擅長回到中場策應,某程度上也分擔了他的工作。或許,稍向負面一點角度的話,可能一個年輕的梅拿,在今時今日,以同樣的特色呈現,放在當下的戰術潮流,又未必會有過去那麼多具分量的演出,不過這都只是假設。
不是創造者、不算翼鋒、絕非頂級中鋒,但梅拿就是這樣支配著隊友。我想,他的心理質素,相比過去大家八、九十年代的德國球員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他的毅力,梅拿絕對是德國球壇的最典型。回到開首所指,就是因為這種最典型,到了英超或西甲意甲,要强調絕對速度,或要小範圍突破能力,這對梅拿的發揮都未必最有利,應該說怎樣用好梅拿?一旦離開了拜仁這個成長的班底,後果難料!
35歲的梅拿確定本季結束後離隊,結束17年的拜仁生涯,他本人想繼續留低,但球會考慮到他的年薪高達1,700萬歐元,只作為後備,也不化算,因此不會開出一份新合約。據悉會力邀利華古遜的德國天之驕子科利安華迪斯(Writz)加盟,跟梅拿風格完全兩類,擁有更出色的盤球技巧,也是拜仁如今更需要的球員。
祝福湯馬士梅拿,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