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腸病是非傳染性、慢性發炎的腸道疾病,而克隆氏症是其中一種主要類別,嚴重者更會引致腸道阻塞、穿腸或其他併發症。為了解克隆氏症與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及飲食習慣之間的關連,中文大學與澳洲及內地多個科研究中心,將展開一項研究項目,期望找出克隆氏症的病理成因,從而作出有效治療及預防此病症。
克隆氏症患者較常在兒童或年輕時期首次發病,在過去20年間,克隆氏症於亞洲的發病率持續上升。此症可影響患者整條消化道,由口腔至肛門的任何位置均有機會發炎、潰瘍,甚至出血。腸道頻繁發炎可導致纖維化,造成腸道阻塞。腸道內的滲漏及膿泡更會產生不正常管道而造成瘻管,蝕入鄰近器官;嚴重者更會出現穿腸,引致敗血症及腹膜炎等併發症。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表示,炎症性腸病的病因至今仍然未明,但相信與患者的生活環境及飲食習慣有關。她又稱,如患者曾有母乳餵哺、曾飼養貓狗等,均可減低患病的風險。而腸道內的微生物數量失衡均與克隆氏症有關。
本身是腸胃科專科醫生的中大校長沈祖堯表示,本港在過去20年的克隆氏症發病率不斷上升,由1995年每10萬人中約有0.2人發病,上升7倍至2014年每10萬人中有約1.5人,更預期字將會進一步上升。而近年已有研究發現,克隆氏症與患者的生活環境及飲食習慣有關,更認為腸道內微生物群是導致克隆氏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故中大與澳洲專家及內地多個炎症性腸病科研中心合作一項名為「ENIGMA研究──東半球炎症性腸病腸道微生物群」的項目,期望研究能針對腸道內微生物群研發出有效藥物,改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