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東京奧運日本選手大橋悠依在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以4分32秒08力壓美國和匈牙利選手,為日本摘下游泳項目首面金牌。這位日本25歲美人,旋即成為華文網絡上熱門的搜尋對象。然而大家又知不知道,大橋悠依曾經患上重度缺鐵性貧血,在19歲開始出現不妥,20歲在日本錦標賽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更以40名的成績包尾。早前大橋接受當地傳媒《THE ANSWER》訪問時,坦言以為自己的泳手生涯已到盡頭,或與奧運無緣。「已經25歲了,泳手年齡來說算老了」。
日本大賽包尾 人生到谷底
大橋憶述在19歲的冬天(大學一年級)時,「我像往常一樣盡全力游泳,也無法達到預期的速度。」不到一個月大橋身體就變得非常糟糕。「我不確定發生甚麼事。才剛剛游了200米,身體已漸有輕微的不適感。」然而周圍的球員和教練卻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到2015年4月(大學二年級)時,大橋參加日本錦標賽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項目,竟以第40名的成績墊底。「我和我身邊的人都不認為我的身體有問題。我不確定是我的身體、游泳還是心態出事。」當時大橋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我不認為我有盡力而為,於是我拼命想回應隊友們的鼓勵。」然而,她的症狀在夏天變得更加嚴重,例如剛爬上樓梯,她就氣喘如牛。「當時我感到孤獨,因為沒有多少人可以傾訴。心情直落谷底。」
運動員都會患重度貧血?
花了半年多時間大橋仍不知道原因。直到過了九月才驚覺患上重度貧血。於是她回到家鄉滋賀,在醫院接受了檢查。「由於身體沒有異樣,因此沒注意到貧血的原因,原來跟我的體能有關係。」
人體內紅血球中所含的「血紅蛋白」會跟氧氣結合,並將氧氣輸送到每個細胞給予能量。當血紅蛋白濃度降低時,可攜帶的氧氣量便會減少,身體便出現缺氧現象。「缺鐵性貧血」其實在包括大橋的女運動員中很常見。由於女性月經期間,鐵質會隨著經血流出,缺鐵會降低血紅蛋白的濃度。然而不少年輕運動員,由於不想肥胖而偏食,從而擾亂營養平衡,令缺鐵問題加劇。而大橋從小對甲殼類海產和蛋類過敏,自小就不能吃雞蛋。「我沒有足夠的食物來應付大學裡突然增加的練習量。當時醫生告訴我,由於我有鍛煉體能,即使是貧血,我也能像正常人一樣活動。因此運動員有貧血是很難察覺的。」
運動性貧血源於劇烈訓練
「有運動仍有貧血?」
無錯,運動性貧血是指由運動引起血紅蛋白濃度下降, 如劇烈運動後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四肢無力等症狀。為何會這樣?鐵因素佔了重要原因。一般成人體內含鐵約3至5克,其中六至七成儲存在於血紅蛋白中。而正常成人男女每天分別需要12微克和15微克,不過運動員(尤其是耐力需求高)的鐵消耗高於常人,有研究指如長跑、足球等運動員,每天單從排汗消耗14微克鐵質呢。
後來大橋調整飲食習慣,增加服用補充鐵和維他命的保健品,在2017年4月(大學四年級)時,終於在200米和400米個人混合泳中獲得兩冠,後者更刷新400米日本紀錄,成功克服貧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