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將來臨,亦宣告吃蟹的時間開始了,肥美的大閘蟹亦陸續上升。蟹的營養包括蛋白質、鈣、磷、鋅等營養,熱量又偏低,是很好的食材,但打橫行的蟹性寒,多吃恐怕會腸胃不適及腹瀉,故此進食不但要適量,而且在烹煮蟹時一定處理掉蟹鰓、蟹腸,以及位於腹部中央,連接著兩片蟹腮的蟹心,才能吃得安心。
選購大閘蟹要留神
紫蘇葉或生薑沾醋降蟹寒性
想降低蟹的寒性,大家可搭配紫蘇葉或生薑沾醋食用,除了能中和螃蟹寒性,降低腸胃不適或腹瀉的機率,而脾胃虛寒的成年人可飲用黃酒驅寒,隔水加熱可讓有機化合物揮發掉,更有利於健康,並使酒味更醇厚濃郁。又或在煮蟹時灑點黃酒,既能去腥又能增添蟹味。
另方面,蟹屬於高普林食物,而蟹膏及蟹黃則含有大量膽固醇,慢性病患者就不直多吃。而且蟹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骨折瘀腫或受傷的人可以食用,但孕婦則只宜淺嚐即止。至於腸胃虛寒、皮膚過敏、支氣管疾病或免疫系統問題者就要盡量少吃甚至避免食用。
當造大閘蟹 進食要有營
怎樣揀蟹?這要視乎個人口味,「腹甲」呈尖長形的公蟹,肉質較飽滿有彈性,呈半圓形的母蟹則偏向鮮甜細緻。想揀隻爆膏的大蟹,可以按壓臍部兩側,如果脹卟卟兼實的的,代表肉質飽滿緊實,若按下時感覺空虛則反映蟹太瘦。
抗疫時間,大家可能會寧願在家自己蒸蟹享用,建議先將蟹先放進雪櫃或凍鹽水中30分鐘,再取出洗淨才入鍋,以減少因為蟹太活躍而甩腳或走失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