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9-09-24 05:15:00

大學外開檔專騙學生 昆明湧現貴糕黨

分享:

內地多年前曾出現「天價新疆切糕」騙局,如今有人「換糕不換招」,在雲南昆明多間大學門外開「車仔檔」賣劣質「栗子桂花糕」(圖1),以每両2.5元(人民幣,下同)至6元的「便宜」價格作招徠,結果不少學生幫襯,要求薄切一片時,檔主就故意切成上薄下厚(圖2),再以家貧博同情或揮刀威脅等方式,強迫對方以少則30元、多則上百元買下一塊糕。當地傳媒及校方提醒,盡量減少幫襯無安全保障的路邊攤食品。

(圖1)

(圖1)

(圖2)

(圖2)


雲南《春城晚報》報道,雲南大學、雲南民族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及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等多間大專院校門外,都有人開著三輪車來販賣顏色鮮豔,看似十分可口的栗子桂花糕,但有學生幫襯後大呼被騙,指「6塊一両,小小的一塊就要了我70多塊錢。看著是薄薄的,但是越往下切越厚,而且還不好吃,特別甜,味道就像是化妝品。我只吃了一口就扔了」。還有多名學生抱怨,「不小心買過,一刀下去就56元,當天飯錢都沒有了」、「買一點點就是一天的生活費」,而且這種糕聞上去毫無香氣,口感粗糙,變質速度快過普通糕點。


材料差劣 壓實增重
報道指,賣糕檔主多為外地人,每逢開學季就到各大專院校門外騙新生,因為舊生「買過一次都不會再買了」。報道還引述知情人士指,檔主的招牌雖然寫著,糕的製作原料為「栗子粉、蜜棗、蓮子粉、蜂蜜、核桃粉」,但實際只有成本低廉的豌豆粉、劣質紅棗及白糖,而且檔主會用板將剛出爐的糕壓實,令糕體看似不大卻很重。報道又指出,涉事檔主的賣糕手法,或涉觸犯《刑法》當中「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當中的「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守信的原則」及「經營者不得對商品或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的宣傳」。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